十月份时,县里征兵,雪琅堂而皇之报了名,最终通过。一来,他这大半年上下打点,东奔西跑求人,做了充分的准备。二来,县里兵员不足急需扩充,而经过连年瘟疫灾害的洗礼,县中适龄男子数量远远不足,因此上面对于小一些的老一些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
如今世道不好,各级官员的层层克扣、地方豪强吞并土地都让欠饷钱粮之事时常发生,每月只能拿到正常数额一半的粮饷早就是常事,当兵也算不上一件美差。不过对于雪琅这样一无所有的赤贫之人来说,也已经足够救急了。
虽说面临层层盘剥,但章守理还是考虑到底层兵士的日子,会尽量替他们争取应得的待遇。不过,他自己的日子也着实不好过,他跟县令大人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时常被县令以各种理由支使出去巡查境内各处关防,一个月倒有一半时间不在县里。
雪琅也从仲家搬了出来,住进了他驻扎的军营,开始了艰苦的从军生活。他报名时虚报了两岁,加上常年挨饿,长得本就瘦弱。兵丁们日日操练,还有负担巡查、站岗、盘问行人、缉捕盗贼等等活计,再加上他们这种新人多多少少要被老资历们占些便宜,头几个月雪琅可是吃了大苦头,天天累得半死不活,偶尔珍贵的轮休也甚少回家。周围的老兵油子常取笑他,一根大头芦柴棒扎进军营就出不来了。
雪琅心中则更加庆幸在投军前解决了刘五那老小子的事,要不然,他纵是在军中也放不下心。
日子千难万难,倒还是有一件好,一日两顿饭是能吃上了。虽说质和量都难与当年军中待遇好的时候相提并论,可对雪琅来说,能吃上饱饭简直是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能吃饱,有了奔头,雪琅就像那埋在雪中的小树苗,经历了严冬之后终于迎来温暖的春日,他拼命汲取自己所能吸收的一切营养,抓住这难得的时机飞速成长。
待到次年春天雪琅前往刘家吊丧时,他的姐姐惊讶的发现小孩子居然长高了一截,是一个十四岁少年该有的身高,也不复曾经细脚伶仃的芦柴棒模样。
雪琅见到姐姐和外甥女,欢喜的不得了。偏生赶上刘家给万氏办丧事,也只能免强忍住,一脸严肃地接过姐姐手中的白色麻布腰带。
万氏开春后不久便没了,她虽从那年的时疫中逃过一劫,但身子已然亏空,须得好好将养。可天天黑着脸在家中摔摔打打的儿子,不驯顺的儿媳,盼也盼不到的孙子都让这个老妇心力交瘁。偏生他们家的矛盾不知为何在村中传得特别厉害,小地方便是如此,夫妇斗殴婆媳吵架之类的事最能吸引众人目光,不知从何日开始,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不仅知晓刘家的种种矛盾,连刘五夫妇打架时互相骂了什么、谁先动得手这种细节都为闲人们津津乐道。虽说如今都是个人各扫门前雪,却不耽误大家传闲话、嚼舌根,万氏这个刘家仅剩的长辈自然逃不掉。
万氏本来也是村中传闲言碎语的主力之一,这次自己变成了流言的主角,才知道被人处处嚼舌根的苦处。她本就身子虚弱,又因各种忧愁昼夜不安宁,人也黄瘦下去。直到那日刘五喝醉后回家,又到处摔砸东西,她那儿媳妇则把门一锁装作听不见。万氏本来胸闷发晕,想早些歇息。见儿子不痛快,少不得强撑着身子出来好声好气地哄他。刘五一肚子窝囊气,正好将老娘当作出气筒,发作了一顿才气哼哼地回房歇息。
万氏被儿子骂了一顿也不痛快,若是身子好的时候,她怎么样也要把春雨闹起来折腾一番方能出气。可如今这被这么一闹,万氏疲惫不堪,便拖着沉重的步伐回房卧下。
次日,春雨早起后去了田里,刘五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后半晌发现老娘一直没出现,这才想起来自己昨晚朝她老人家发了一顿邪火,登时有些不自在。
刘五只以为万氏还躲在房里生闷气,便进她房间查看,这才发现万氏早已没了呼吸,肢体都已僵硬,只怕昨夜人就没了。
刘五顿时乱了方寸,嚎啕大哭,也顾不得跟春雨的冷战,连忙将她从房里一叠声拖了出来。
春雨抱着桂圆随刘五进房一看,也惊了,但她知道得赶紧给万氏装裹妥当,便平复下来打算跟刘五商议如何给万氏办丧事。谁知这刘五见老娘一死,便坐在地上大哭,春雨同他说置办衣装、采买白事用品等正经事,他竟一句也不能应承。
春雨知他失了亲人,便在旁默然陪了一阵子,指望刘五能平复下来,毕竟替老人收拾贴身衣物这类事还是子女亲自来比较好。谁知刘五就那么坐在地上,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
春雨无奈,她知道刘五无能,却不知他无能到如此地步。她叹了口气,指挥刘五去村里报丧,将桂圆背在身后,独自去给万氏找衣裳装裹、打理遗容。
听春雨说完这段经过,雪琅摇了摇头,从春雨手中接过桂圆抱在怀里,只问:“姐姐,你还腾得出手带桂圆吗?实在不行,哪怕花些钱钱,找个人给你搭把手。”
春雨道:“也不算忙,你也知道村里这些年前前后后走了多少人,吊丧的不多,我应付得来,就是明日下葬时估计忙乱些。”
雪琅微笑:“那巧了,明日我也休,我同你一起。”
说着,二人已经走进刘家院子,雪琅到处张望,皱眉道:“他哪去了?”
春雨知道雪琅说的是刘五,便对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领着雪琅走进刘家正屋。
只见屋内正面桌上摆着灵位,燃着香,桌下还有一盆中燃着纸钱。一旁坐着一个男人,说坐着也不太对,应该是瘫着。只见他身着孝服,却歪着身子靠着桌角闭着眼睛,脑袋一点一点的,像是困得不得了,正半睡半醒。
雪琅一看刘五那德性便眉头紧皱,看着春雨指了指他。
春雨似乎习以为常,向雪琅摇了摇头,带着他走出来,才道:“喏,现在三十天里倒有二十天是不清醒的,离不开那二两黄汤。”
“切,我就说他没个能为,老大不小了,撑不起一点事。”雪琅不屑一顾,“自己没本事日日拖累老婆孩子也算了,还敢喝酒?不知道家里是个什么样子吗?”
“他要能想明白也就不是他了。”春雨替雪琅整了整外衣,“这袄子军中发的吧?挺好的,看着精神,穿着也厚实挡风。你交了这般好运,做事可得细心稳重,莫要仗着自己在军中便去惹是生非欺负人。”
雪琅点头:“姐姐,你放心,我才不会做傻事呢。”
春雨笑了笑,问道:“你今晚帮我守着吧,我给你做饭去。”
雪琅忙将她拦住:“这种事哪还用你呀,我来便是了,你带春雨歇着去。”
说着,少年便将娃娃往姐姐手里一塞,转头便走,口里还道:“明日还得有帮忙的人来吃饭吧,我今晚就把饭提前做好,明日那样乱,上锅一热就能吃,你们也省事了。”
春雨接过桂圆,看着雪琅风风火火的背影有些欣慰,她没有回房,而是同雪琅一起来到厨下,一边哄着桂圆,一边跟忙碌着做饭的雪琅说些家长里短。
桂圆已经一岁多了,能零零碎碎说些简单的话,不过小姑娘比起说话更爱笑。春雨爱怜地看着女儿,突然想起小时候也曾这般抱过雪琅,不过这小子可是个碎嘴子,一天到晚嘴巴叽里咕噜的,如今也长成了一个丰神俊秀的少年,小小年纪做事也稳妥可靠。
春雨渐渐体会到小时候爹娘常说的“日子过得飞快”是什么感觉了。
今日与雪琅谈及刘五,春雨是有所隐瞒的。自从去年整治了刘五一番后,春雨勉强在刘家过上堪称嫁人后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刘五自那夜后也是真的对仲家姐弟无比忌惮,平日在家中连迎面碰上春雨都要刻意拉开距离。
春雨无甚所谓,桂圆还小,对她们母女二人来说,一动不如一静,只要刘五别再招惹她们,春雨是想要过平静日子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刘五不在家惹麻烦,却好上了酒。从一开始被熟人拉出去偶尔喝一盅排忧解闷,到后来每个月喝上两三次,再到如今隔上两三日就必要出去喝个烂醉如泥才肯回来。
万氏刚没的时候,春雨还以为刘五是过于哀痛才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还盼着他情绪平复后与自己一起操持万氏的丧事。可实际上,刘五哪怕在亲娘的丧期也照旧跑出去喝酒,万氏丧礼的所有事情都是春雨一力经手办妥的。
刘五已然成了个酒鬼,哪怕是守灵的时候也一副醉醺醺的模样。
对于刘五的新癖好,春雨十分恼火,毕竟喝酒误事不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如今风光不再的刘家并不能长期支撑刘五的新爱好。
可春雨还是忍下来了,虽然不喜欢万氏,但春雨深知这个老妇人在的时候,无论真心假意,还是会在她与刘五之间争斗时劝解的。如今万氏一死,刘五现在就一副破罐子破双的模样,他心中对今后的日子作何打算,春雨还真不好揣测。
次日一大早,刘家来了几个帮工,给万氏抬棺入土。刘五和春雨,还有零星几个刘家的亲戚再加上来帮忙的雪琅一同送葬,虽说如今村里光景破落,倒也算勉强体体面面地完了此事。
落葬结束后,回到刘家,雪琅赶紧下厨给来帮忙的人预备饭食,春雨则在正屋照应着,而刘五似乎还未从宿醉中清醒过来,只是坐在住坐上默然相陪,时不时地出神。
一时间饭做好了,春雨姐弟忙里忙外的上菜、布菜,让帮忙的人尽管吃。一同忙乱后,终于送这几人出门,春雨有些疲倦,回头往屋里一看,刘五打了个呵欠径直回房睡去了。
春雨摇了摇头,去寻正在洗碗的雪琅。姐弟二人收拾了碗筷、打扫了正屋和庭院,将该收的东西收好,便已经是傍下午了。
春雨有些忧愁,擦了擦手,摸了摸雪琅的头发:“拢共休这两日,倒累得你忙得团团转。”
雪琅嘻嘻一笑:“来,我有好东西给你们呢。”
接着,他便悄悄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给春雨:“昨日忙,没来得及提这事。姐姐,我买了些点心,又香又垫肚子,桂圆也能吃,给!”
春雨往外一推:“你倒跟我来这一套了,快别。你那点饷银自己用都未必够,何况我听人说,你们在军中,少不得也要拿出些来各处打点人情往来,处处都要使钱,我如今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你快收着。”
雪琅把手背在身后,别别扭扭地道:“我从小便想着赚了钱要给你跟爹娘买许多好吃的,如今好不容易得了点银钱,买了点东西,你又不肯要...你不要,我还能给谁啊?”
这话把春雨给说愧疚了,便悄悄收回纸包:“你这份心,我自然知道。你年纪小,在军中供职不易,以后钱发下来你就自己留着,先紧着你的要紧处花用。如今你在那边,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若轮休了便来找我吧,别的不说,刘家这几顿饭我还是能做主的。”
看春雨收了吃的,雪琅才高兴起来,他眼睛亮闪闪地道:“姐姐,如今我这边也慢慢好起来了,你跟桂圆要好好的,以后咱们都会好起来的!”
春雨笑了,伸手捏了捏雪琅的后脖颈:“没错,咱们都会好起来的。”
雪琅当天便回军营了,次日,春雨去了一趟爹娘墓前。她将雪琅给她的点心放到墓前,抱着桂圆就这样静静地看了墓碑许久。
“爹,娘。”春雨心中道,“如今我有了孩子,雪琅也慢慢上了道,我们俩...也算熬过来了。昨日雪琅还同我说,日子会慢慢好起来。我当时便想,若是你们还在,还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
春雨半跪下来,轻轻触碰着已经有些磨损的木制墓碑:“放心吧,我跟雪琅,还有桂圆都好好的。等我再攒些钱,给你们修个更好的碑。”
春雨又在墓前守了一阵子,便收拾好食物离开了。路上,方才给爹娘看的点心便成了桂圆的腹中餐。
桂圆吃得嘴巴香喷喷,食物残渣掉了一胸口,春雨给她拍打衣裳:“看你吃的,小花猫一样。”
桂圆却看着远处,一手捧着点心,一手兴奋地指着远方天空:“柿子!柿子!”
春雨一回头,便明白了,桂圆指的是远处的夕阳,红彤彤地缀在山边。
有那么一瞬,一种莫名的不安掠过春雨心尖。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似乎也曾跟在谁的身边,看过一模一样的落日。
春雨抱紧桂圆继续往前走,走了一阵猛地停下来,一脸忧虑地望着遥远的落日。
她想起来了,那一年,她还小,与母亲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的娘亲曾说过这样的日头预示着会有大晴天。
晴天自然是好事,是好事,可...春雨心里七上八下的,又暗自对自己道:“莫要想那些不吉利的事!”
落日余晖笼罩着苦萍村,在无限巨大的寂静中,母女二人的身影格外渺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