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诱她入这笼 > 第53章 第 53 章

第53章 第 53 章

陶云珠回抵江宁,已是七日后。

刚入府,留守的仆童便迎上前禀道:“小姐,您可回来了,大老爷已在府中等候小姐多日,韩公子今儿也来了,正在厅中与大老爷说话呢……”

“韩公子?”

白芨见陶云珠脚步微顿,停下细问,“哪个韩公子?说清楚了……”

“回白芨姐姐,是韩稷韩公子!”

仆童忙低着头,小心答道,“大老爷是三日前到的,至于韩公子……不知从何处得的消息?知道了我们住在这,今日已是第二次登门拜访了!大老爷不仅未曾推拒,反而对韩公子颇为礼遇……”

青叶和白芨对视一眼,都面露惊疑。

青叶嘴快,忍不住小声嘀咕:“哼,大老爷胸怀当真宽广,莫不是忘了韩家是如何背信弃诺的……”

白芨扯了扯她的袖子,示意青叶不可冒犯,再如何,大老爷也不是她们这些下人可以议论的,但眼中同样有疑惑。

陶云珠沉眸。

她这位大伯父向来刚正板直,非那等圆滑世故、长袖善舞之人,怎会对父亲甫一出事便匆忙退了婚的韩家如此亲近?

实在不合常理。

但她脚步只停了一瞬,便继续往前厅去了。

她对韩稷谈不上好恶,也就谈不上避不避开。眼下,她只想尽快见到大伯父向其问明,父亲所说的“信物”,是否确有其事?

内院,厅门敞着。

韩稷一身雪松色袍衫,身如修竹,风姿清俊,此刻,正与上首陶行重交谈默契。

“侄女来迟,让大伯父久等了。”

陶云珠上前行礼,说完,又对韩稷平静颔首。

韩稷起身回礼,神情微怔,而后重新落座。

寒暄几句后,陶云珠转向陶行重道:“侄女有件急事想问大伯父,不知可否……” 虽未说完,但话中意思明显,自是不希望韩稷这个外人在场。

陶行重冷眼旁观,自将在场诸人神情看得清楚,陶云珠两个丫鬟,一个虽半敛着目,但偶尔抬眼间,看韩稷的眼神明显含了不快,另一个虽沉稳些,但也怀了心事。

“客人还在,先不急,有什么事容后再谈……正好,老夫也有话要说。”陶行重淡声开口,这话,便明显是在给韩稷面子了。

他当然也有话单独问陶云珠,但现在还不是时候。陶云珠不好违逆长辈,只垂下眼,安静等后面的话。

陶行重本不是拖延之人,略斟酌了下,便决定将话当场说开:“韩贤侄此番来到江宁,于我们陶家有恩。出事后,他为了三弟,远上京城,求见了吏部虞尚书,又请得虞尚书亲笔修书一封给巡按使裴晏……此事,我们陶家上下,都需铭记韩公子高义!”

话落,厅内瞬间寂静。

陶云珠眼睫抬起,也有些没想到。两家婚约已解,按理说再毫无瓜葛,这种事,旁人避嫌还来不及,韩家好不容易避开了,实在没有理由再卷进来。

韩稷见状解释:“退婚之事非我本意……但我明白,这时候说这些没有意义,伯父的事,我一定会尽我所能。”

青叶两个眼睛瞪得溜圆,看了看白芨,又看了看上首大老爷,最好才看向自家小姐。

陶行重却点头道:“韩贤侄已示信于我看过。我二人正在商议,该如何携信求见裴晏?依我所想,韩贤侄已为陶家做了许多,后面的事,实不该再把他掺和进来……但,依韩贤侄的意思,万事有始有终,这封信虞大人既交给了他,他没道理不敢露面。再者……若裴晏问起,其他人没有见过虞尚书,又该如何解释这信的由来?如何解释,虞尚书为什么会写这封信?所以,此信最好由我二人同去面呈裴晏!”

陶云珠蹙眉。

这封信,会有用吗?

若有用,她是否……就不必再见裴晏了?如果有的选,她当然不愿自甘堕落,去做那些没有廉耻的事情——纵使她已迈出第一步,但此路仍有回头余地。

可如果回头,她又忍不住想起分开时,裴晏说过的话,想起了那句所谓的‘戏耍’之言。

他看起来,并不像在和自己开玩笑。

所以,一切都取决于这封信的主人虞尚书,在裴晏那里,到底有多少分量?但答案,可能只有试了才知道……

韩稷起身,双手一揖,神色郑重:“眼下当以陶伯父安危为重,所谓避嫌之说,晚辈从未在意,此信既为晚辈所求,便请陶伯父让晚辈负责到底。如果袖手旁观,晚辈才会真的……抱憾终身!”

此话落地,连之前最愤愤不平‘嫉恶如仇’的青叶亦沉默了,想到进门前自己的鄙薄之言,微微有些后悔。

白芨拧眉,想到那位裴大人,心中莫名直觉哪里不妥?却又说不出一个具体的缘由。

“既有韩贤侄此言,那老夫也不再推托了。”上首,陶行重思索再三,到底点了头,说完,又看向陶云珠。

“这段时间,让你一个女儿家为你父亲之事抛头露面,劳碌良多,是老夫这个做伯父的失职!今日起,这些事,就交给老夫去办,你只在府中安心休养,不必再往出跑了……”

陶云珠心中一沉,袖中指节微蜷,面上却未显露分毫:“是,侄女知道了。”

陶行重掌管族中多年,规矩严苛,说一不二,当下她再辩驳都是徒劳,只会让她这位大伯父的“保护”更为强硬。今后,她再想做什么,只怕不能像以前那样,自己做决定就可以……

商定好与韩稷同赴裴晏府邸的日子,陶行重方才送客。

离开前,韩稷看向陶云珠,朝她微作颔首,停下步:“我在京中也留了人,如有什么情况,也会及时通信,你勿要太过忧心……”

对方所做,确实在陶云珠意料之外。

这世上,未必成不了姻缘,便只能成仇人。情义也分很多种。韩家在婚约上,违背了两家情谊,但韩稷此举,却对陶家有恩义之情,两者不可相抵,一码归一码。这件事上,她会真心感谢韩稷。

“多谢韩公子……”

话未落,韩稷的目光却看向她,倏道:“你我之间,不必这么客气……”

男人语调温煦,令人如沐春风。

陶行重走在前,闻言,回身扫了一眼,但并未说什么。陶云珠愣了一下,但也只当成寻常的话,听过便过了。

几人行至院内,刚走出几步,陶行重却目光一顿,突然对着远处,与姚大、姚二站在一起的几名裴晏亲侍,上下打量起来。

片刻后,蓦地开口:““这几人是何来路?”

韩稷也循着陶行重的声音望过去,神情若有所思。

陶云珠亦不知裴晏的侍卫是何来路?只知气质与普通护卫相比,确实天差地别,极易辨认,能被陶行重注意到,也不算意外。

这个问题是怎么都避不过了,尽管她心中有所准备,但说实话,很难想到一个完美的说辞。

“这几人,是侄女在路上重金所雇……”

陶行重抬眼,未置可否,但亦未再追问。

送走韩稷,回到厅内。

只剩下陶家叔侄二人和侍立一旁的青叶、白芨。陶行重脸上的温和渐渐褪去,又恢复了惯常的冷肃。

他目光定在陶云珠脸上,似有探究之意:“你父亲出事至今,你一个人奔波在外,辛苦了。但有些事,不是你能插手的。韩稷之事,你如何看待?”

“侄女听闻韩公子求来虞尚书手书,心中唯有感激。无论过往如何,此刻他肯援手,便是陶家的恩人,但也仅此而已。”

“嗯,你能如此想,便算清醒。韩家退婚,固然令人齿冷,但此一时彼一时。韩稷此番作为,未必没有挽回名声、甚至……旧事重提的念头。”

说到这儿,陶行令话音一转,却又道,“可婚姻大事,不在他自己,而在其父母。我陶家儿女还不至愁起婚事,断无覆水重流、与一个人的婚约结上两次的道理。韩稷,我们陶家可以礼遇、可以报答,但如你所言,也仅此而已……罢了,你既晓得轻重,这些我便不多讲了……眼下,最重要的是这封虞尚书的信,能否打开裴晏的门路?但此事老夫来办,你只安心留在府中,尽量少出门去,不然,我无法向你父亲交代!”

“侄女明白。”

陶云珠垂首。其实,若只论性情,比起父亲,她更像大伯父的女儿。父亲豁达、潇洒、温暖,而她疏离、冷淡、理智。

“对了,进门时,你说的有急事是什么?”

“我……侄女是向问大伯父,父亲出事前,可曾给大伯父留下过什么信件……或信物?再或者,可曾结识过什么贵人?若有,恳请大伯父定不要再瞒侄女……”

陶云珠不敢说她见了父亲。

一来,如果大伯父发现众多罪眷中,只有她可以探视,心中必会起疑;二来,若直言是父亲所说,即便此事为假,大伯父也定会猜中父亲用意,顺势隐瞒,她便无从辨出真假了……

陶行重沉吟,良久未语。

一番衡量后,才声音略低道:“当初,你父亲确曾留予我一封密信。信中之事干系重大,老夫便未告知于你。但时至今日,老夫也不再相瞒。你父亲出事前已有所觉,董世沼与曾显鸣将一个烫手山芋留给了他。他自知陷入局中,进退皆错。故信中言明,若有一日,他……不幸遭难,只求我照看好你们姐弟二人,其余不必费心营救,只因事态已远远超出了陶家所能。但如今,既有了虞尚书这封亲笔信,就说明京中,并不是那么风平浪静,还有势力想要搅入江宁之局,危中藏机,陶家或可趁乱一试……”

陶云珠不由愣住,却并非为大伯父对朝局管中窥豹的分析。

信的事她已从陶子陆处知晓,大伯父提及此信,却只字未提信物。所以到底,是此事还有什么不能对她说的?还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信物?

陶云珠心跳骤然加快,恍惚一瞬,强作不经意道:“可仅凭尚书一封信,尚不知有几分把握。若还有其他的,把握或许会更大些……”

“的确!”

陶行重点头赞同,语中却分明有惋惜,“若还能得其他助力,事情会更好办些!”

陶云珠心头一凉。

她不觉得到了此时,大伯父还有再隐瞒的必要。所谓的信物,或许从一开始,就是父亲为让她回江阴而找的一个说辞?当然,也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大伯父真对她有所隐藏。

可是,她赌不起……

这时,陶行重瞥了眼门外,又想起一事:“你路上雇的那几人,不似寻常护卫。以老夫的经验,这些人倒似行伍出身……”

陶云珠失魂中,再次一怔。

陶行重怕她不解,又解释道:“听闻,民间有些组织专收流散的军卒。此辈重利薄情,悍不畏死。战时受雇为兵,无仗可打便散落四方,做些护卫营生……这些人底细不明,你路上雇几日便罢。如今既已到家,留在身边终是麻烦,若雇期未满,便尽快找个由头打发了。”

陶云珠屏气凝神,一时语塞。

裴晏的人她何尝不想遣走?然此事由不得她做主。但也不能拖太久,否则一旦被大伯父发现什么,麻烦会更大。

她需找个机会,私下让冬林与那几人说明,请他们转告裴晏,尽早离开。

“侄女知晓了,雇期还未到,稍后侄女让冬林去与他们谈谈,看能否提前解约?”

陶行重点头:“解约之前,给这几人派些差事,勿要让人留在府中。正好,此次我带了不少人手,再给你添些可靠的护卫。”

陶云珠只得先应下:“是。”

交代完,见她脸色不佳,陶行重未再多问,只道她舟车劳顿,命她先回去歇息,别的事,改日再议。陶云珠也怕久留露出破绽,便称确有些乏了,告退下去。

……

陶云珠人回了院中,心却始终悬着。

一路都走得神不守舍 ,青叶和白芨自也看了出来,进门后,忙先扶着她坐下。

“小姐,”

青叶犹豫,“我们真要听大老爷的话,将裴大人的侍卫,都打发走吗?”

陶云珠靠坐在榻上,揉了揉眉心,缓缓道:“大伯父既已开口,且派了他自己的人来,我们若一直拖着,以他的性子,只怕会亲自动手。届时,他不知那些是裴晏的人,手段只会更直接强硬,更不留余地,反倒容易生出事端,让局面更难收拾……况且,府里还有陈妈妈在……”

白芨思索着,不由点头:“小姐思虑周全,眼下确实不宜与大老爷硬着来。先按大老爷的意思将人‘打发’了,至少表面上让大老爷安心,也免得他再起疑心深究。至于传话,陈妈妈也可,只是今后多少得谨慎些。”

“传我的话……”陶云珠再次开口,“让冬林去同裴大人的几个侍卫解释一下,就说府中主事的大老爷到了,他老人家素来规矩严明,府中不允再留‘外面的’护卫,他们的差事,只能到此为止了。”

“是小姐,奴婢这就去办!但若裴大人那边不让人离开,该怎么办?”

陶云珠神色平静,语气疏淡。

“只说是府中大老爷的命令,我亦无法违逆,还请裴大人……多多见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第 5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六十二年冬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