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学习时光像一粒投入平静湖面的种子,悄然在余溪和林晴之间生根发芽。放学后的图书馆角落,成了她们心照不宣的约定之地。
余溪的感冒终于偃旗息鼓,喉咙恢复了清泠的质感,鼻息间的滞涩感也消失无踪。
只是偶尔在图书馆过于安静时,对面林晴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或者她咬着笔杆、对着难题苦思冥想时无意识发出的细微叹息,会变得格外清晰,让余溪握笔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一下。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仿佛带着解放的魔力,教室里瞬间沸腾起来。周末的诱惑让空气都变得轻盈。
“余溪!”林晴几乎是立刻转过身,脸上带着比平时更明亮的笑容,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今天周末,去我家学习怎么样?”
她语速有点快,带着点小小的兴奋,“图书馆周末闭馆早,我家……地方也够,而且,”她眨了眨眼,“我妈今天说要做红烧肉!学完了可以蹭饭!”
去家里……学习?
余溪收拾书本的动作顿住了。图书馆那种公共的、界限分明的空间让她感到舒适。家,是一个更私密、更……复杂的地方。
她抬起眼,看向林晴。那双眼睛亮晶晶的,盛满了纯粹的邀请和期待,没有一丝杂质,像夏日阳光下澄澈的溪水。
拒绝的话在舌尖转了一圈。余溪想起林晴解题时恍然大悟的明亮笑容,想起图书馆里她苦恼咬着笔杆的侧脸。
一种陌生的、微弱的好奇心,像初春的草芽,悄悄探出了头。林晴的家,那个需要她放学后匆匆赶回去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方便吗?”余溪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情绪。
“方便!当然方便!”林晴用力点头,“就我和我妈,还有我弟在家。我弟皮得很,不过他在自己房间写作业,不会吵我们的!我妈听说有同学来,可高兴了!”
“好。”余溪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一个字,干净利落。
“太好了!”林晴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那放学一起走?我家离学校不远,穿过公园就到了!”
南城老城区的街道带着岁月沉淀的烟火气。路两旁是枝繁叶茂的梧桐树,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干净的水泥路面上洒下跳跃的光斑。
路边的店铺鳞次栉比,飘散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刚出炉的面包甜香、卤味的浓郁、还有不知哪家飘来的炒菜油烟味。
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地响着,穿着校服的学生三三两两说笑着走过。
余溪安静地跟在林晴身边半步的距离。
林晴显然对这片区域熟稔至极,脚步轻快,偶尔指着路边某个小店介绍两句:“这家包子铺开了几十年了,皮薄馅大!”
“那个小公园晚上可热闹了,好多阿姨跳广场舞。”她的声音清脆,像枝头跳跃的鸟儿。
余溪只是听着,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这些景象对她而言是陌生的。
她习惯的是高层公寓里整洁但空旷的走廊,是电梯里陌生人沉默的面孔。
穿过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七拐八拐,走进一条相对安静的老式居民巷。巷子不宽,两侧是有些年头的五层居民楼,墙壁斑驳,爬满了常青藤。
楼下停着不少自行车和电动车,楼洞里堆放着一些旧家具和花盆。
“到了!就这儿,三楼!”林晴在一栋单元楼前停下脚步,指了指上面。
她掏出钥匙打开有些锈迹的单元门,一股混合着潮湿气、饭菜香和淡淡消毒水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
楼梯间光线有些昏暗,墙壁上贴着各种疏通管道、开锁的小广告。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响。
林晴一边爬楼梯一边说:“有点旧,不过住久了还挺舒服的。”
三楼左手边的门虚掩着,里面传出炒菜的声音和一个小男孩叽叽喳喳的说话声。
林晴推开门,一股更浓郁的家常菜香味涌了出来。
“妈!我回来了!同学也来啦!”林晴扬声喊道。
“哎!快进来快进来!”
一个系着围裙、面容和善的中年妇女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目光落在余溪身上,“这就是余溪同学吧?快请进!地方小,别嫌弃啊!”
“阿姨好。”余溪礼貌地微微欠身,声音清泠。
“好好好!快坐快坐!晴晴,给同学倒水!”林妈妈招呼着,又匆匆缩回厨房,“锅里还炒着菜呢!你们先学习,饭马上好!”
屋子确实不大,两室一厅的格局,布置得简单却温馨。客厅的沙发套着碎花的罩子,显得有些旧了,但很干净。茶几上放着一盘洗好的水果。
墙壁上挂着几张家庭合影和一些孩子的奖状。一个小男孩从里面的房间跑出来,约莫七八岁,虎头虎脑的,好奇地打量着余溪。
“姐,这是谁啊?”
“我同学余溪,来一起学习的。回你屋写作业去,别捣乱!”林晴拍了弟弟一下,把他赶回房间,然后麻利地给余溪倒了杯水,“来,坐这儿吧。”
她指了指客厅的饭桌,上面已经收拾干净了。
余溪在桌边坐下,放下书包。目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小小的空间。
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活”的痕迹:沙发上搭着的薄外套,窗台上几盆绿意盎然的植物,墙角堆着的几个空饮料瓶(大概是等着卖废品),还有厨房里传来的锅铲碰撞声和油烟机的轰鸣。
这是一种与她自己那个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却又冰冷空旷的家截然不同的气息,带着温度,带着声响,带着……烟火气。
“有点乱,别介意啊。”林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拉开椅子坐下,拿出书本,“咱们开始?”
“嗯。”余溪拿出物理练习册。
学习很快进入状态。客厅的光线比图书馆暗一些,窗外偶尔传来楼下邻居的说话声和自行车的铃声。
厨房里炒菜的声音持续着,饭菜的香气越来越浓。
林晴的弟弟在房间里似乎遇到了难题,大声喊着“姐,这道题怎么做?”,林晴不得不放下笔,起身进去指导几句,声音带着点无奈却耐心。
余溪安静地做着题。这里的“安静”和图书馆的安静不同。图书馆是真空般的静谧,而这里,是被生活气息包裹着的、带着背景音的安静。
她发现自己并不排斥。林晴身上那种自然的、忙碌的、接地气的生命力,像无声的暖流,驱散了她惯常的疏离感。
“开饭啦!”林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盘子从厨房出来,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红烧肉色泽油亮诱人,还有清炒时蔬和一碗紫菜蛋花汤。
“来来来,余溪同学,别客气,多吃点!尝尝阿姨的手艺!”林妈妈热情地招呼着,不停地给余溪夹菜。
“谢谢阿姨。”余溪看着碗里堆起的红烧肉和青菜,低声道谢。她吃饭的动作很安静,细嚼慢咽。
饭桌上,林妈妈和林晴聊着家常,多是些琐碎的小事——菜市场的菜价,弟弟在学校又调皮了,楼下王奶奶家的猫生了小猫。
林晴一边吃一边回应着,偶尔抱怨一下作业太多。气氛轻松而自然。
余溪安静地听着,偶尔在话题落到她身上时(比如林妈妈问她是哪里人,转学过来习惯不习惯),才简短地回答一两句。
她看着林晴和林妈妈自然的互动,看着那个叫小辉的弟弟一边扒饭一边偷偷看电视被林晴敲脑袋,看着碗里堆得冒尖的饭菜。
红烧肉炖得很软烂,带着酱油的咸香和微微的甜,是和她家阿姨做的精致菜肴完全不同的味道。很家常,很……温暖。
“余溪,发什么呆?快吃啊!”林晴的声音把她从思绪中拉回来,顺手又给她夹了一块肉,“我妈做的红烧肉可是一绝!”
余溪垂下眼帘,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轻轻“嗯”了一声。
饭后,林晴主动收拾碗筷去厨房清洗。余溪想帮忙,被林妈妈按住了:“你是客人,坐着歇会儿!让晴晴弄就行!”
林妈妈端来一盘切好的苹果,又给余溪倒了杯水。
余溪坐在沙发上,看着林晴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水流声哗哗作响,林晴动作麻利地洗着碗碟,侧脸在厨房暖黄的灯光下显得很柔和。她似乎习惯了这一切。
“我们家晴晴啊,从小就懂事,帮家里分担不少。”
林妈妈坐在旁边,看着厨房的方向,语气里带着心疼又有些骄傲,“她爸走得早,我这身体也不太好,家里家外,她小小年纪就学着操持了……”
余溪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林妈妈似乎也只是想倾诉一下,并没有期待回应。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林晴小时候的趣事,说着生活的琐碎和不易。余溪的目光落在茶几上那盘苹果上,水果刀切开的截面,氧化后微微泛着褐色。
林晴很快洗好了碗,擦着手走出来。
“妈,你又跟人家说这些干嘛。”她嗔怪了一句,脸上有点不好意思,转向余溪,“我们再做会儿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