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御史和将军 > 第10章 恩怨难明(七)

第10章 恩怨难明(七)

“啊?赵秉政大人是先生和县令大人的父亲?”宋时一脸疑惑,生嫩的脸皱起来,“可是那个曾在零州治过水的赵秉政赵大人?”

“老爷可不止在零州治过水,零州、泗州、洱州都去过!”小厮桃生激动道:“尤其是泗州泙水那一次,六十年一遇的大洪水,可恐怖了!泙水河下游所有的村子都被淹了,田没了、家没了,但很多人还庆幸,因为那时候活着就很不容易,好多人死在了水里。水退之后,还能在石缝里看到卡住的尸体!”

“泗州还是老爷老家,可是老爷焦头烂额顾不上家里,因为每天都会有人要救,衙门门前每天都有一批一批要粥的难民,百般惨状,十分可怜!”桃生低落下来,“老爷就是因为治水,再没回来过。”

“我、我自然也知晓赵大人的功绩,我爹娘就是零州发大水那次没的。”宋时垂眸,葡萄大的眼睛黯淡下来,“若不是赵秉政大人,我恐怕也没了。有人趁灾拐卖姑娘孩子,幸亏赵大人发现,我才能有幸找到我婶婶!”

“不过,我竟没听县令大人提起过,县令大人跟我说过好多人,但没说过赵秉政大人。”宋时不解道,“否则我也不至刚才那般惊讶。”

“别说了,我在这这么久,也没听咱们大人说起过。”桃生摆了摆手,“两位公子不在这里时,我就在这里了,我想公子或许是有些记恨大人。”

“两位公子不在这里?记恨?”

“对呀,辞观公子和相宜公子——也就是我们大人——小时候并不被老爷抚养在身边,不在京城而在泗州,或许是因为这个。”

“为什么?秉政大人不是京官吗?”

“老爷曾在泗州任职,后来才上京。”桃生叹了口气,“老爷很忙的,我听老管家说过,上京后老爷任户部尚书,有时候一手握笔写奏折,一手握筷吃饭,结果把笔吃进嘴里。夫人在泗州抚育二子,后来病故,连老爷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为什么不接到京城?”宋时疑惑,若只是因为忙,把人早早接到京城不就好了吗?

桃生摇摇头,眼睛里带着同样的疑惑,“不知道,老爷执意把两位当时还小的公子留在泗州,两位公子还是老爷死后,自己来的京城。”

“啊?”

“后来可能是老爷因主战,在朝堂上冒犯了丞相。老爷被贬工部到处治水,其他州自不必说,可治水回到泗州,都没去看两位公子,两位公子也没有见到老爷最后一面。”桃生唏嘘道。

“所以我才猜,两位公子不提起老爷,是因为,或许还是有点,”他谨慎地措辞道:“在意这件事吧?尤其是夫人至死没等到老爷,多少有些不太好。”

宋时呆愣着嘴巴,说不出什么。

书房。

旧的客人离去,新的客人又至。

“赵大人。”有人走了进来,来人穿着一身白衣,绰约轻盈,走进书房恰好站在窗户旁,就像浓荫的藤树间扑进一只白鸟,落在唯一的阳光里。

“白鸟”沈荡转头对着身后道:“梁大人不用这么不放心重峦吧?”

已经走出赵府门的梁晓,看见沈荡又跟了回来。

“重峦兄哪里话?”梁晓上身一仰,抚着胡子大笑,气一冲一冲,胡子都飘了起来,“我只是到门口口渴,向相宜讨杯水喝,是吧相宜,你总不至于吝啬一杯水?”

赵谐嘴角微微上扬,点点头,请二位落座。

“不知沈大人来,所为何事?”赵谐问。他的蓬荜可从来没有沈重峦这位贵人。

“听说相宜兄、言之兄,刚从刑部大牢回来?”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梁晓皱眉,沈重峦是丞相的人,从未与他们来往,今日来不像是为好事,指不定伤赵谐的贼人不仅与锦天司有关,与他也有些关系。

“只是担心相宜兄罢了,杀手已压入大牢,幕后人却尚未抓到,重峦担心相宜兄的安危。”

“重峦兄是关心幕后人吧?”梁晓狐疑地看着沈荡。

沈荡直视回去,“我知道言之兄是怀疑我,不过我确实不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梁晓被他的直白吓到。

“相宜兄为皇上办事,可得皇上信任?”沈荡玩味地问起赵谐。

梁晓更不懂了,谁都该知道,赵谐是皇上的人,“沈大人不知道?相宜是皇上一手提拔,亲封的四品御史,有察查百官之权。”

“杨宦杨大人也是皇帝一手提拔。”沈荡提醒道。

不仅是一手提拔,连锦天司都是皇帝亲设。

“皇上随和儒雅,信从百官,是当朝大臣之幸,是天靖百姓之幸。”尤其是一对比那个昏庸无道的天绥帝,天和帝的随和简直是百年一见。

“皇上果真随和?”沈荡突然说。

“自天启帝以来,我天靖六位皇帝,唯当今圣上,和颜悦色,平易近人,不可多得。”梁晓理所当然地说,心想不然呢,天和帝随和是众所周知的事,平日里即便他嘴里的“朕”字吐错成“我”字也不会有人发现。

沈荡嘴角一勾,眼睛深深如渊,他慢慢吐出惊人的话:“若说世上有一人想把历代天靖皇帝尽皆屠戮,那人应当是天和帝。”

梁晓顿生惊愕,你不要命了?

旁边的赵谐却安之若素,放下手中茶杯,然后淡淡道:“若是天和帝,那么天元帝还是会被留下来的。”

梁晓猛地转头,满脸像见了鬼的惊悚。他简直吓到晕,相宜您怎么也参与进来了?!

这话是能说的吗?为什么一脸这才是什么众所周知常事的样子??今天这话绝对不能传出去,谁传谁灭口!

“自古皇帝,圣心难测,相宜兄应当听过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吧?”

赵谐眯着眼睛,端详沈荡,他很少有机会观察“天靖双玉”另一块“玉”的这一面。毕竟论温文尔雅,沈荡比他要好多了。

两块“玉”,大家都觉得沈荡比他好亲近得多,沈荡仪态万千,温和可亲。而他,温和却疏离,清直如竹,有一个“直”字,相处起来总是不那么如意。

“天和初年,学士赵谐请旨,问先帝号。帝言:‘文治武功,服天下千载者,唯太宗武德皇帝。’遂令礼部取消先制,徒留太宗。”沈荡为吓呆了的梁晓解释道。

他念的是《帝册》的内容,《帝册》即皇帝的起居录。说的是,天和帝取消了前几位皇帝谥号的事。这东西本该文翰台好好收着,但吏部侍郎总有些手段。

赵谐已经知道他想说什么,赵谐可以是皇帝的人,也可以是丞相的人,君如虎不如弃暗投明。沈荡说起《帝册》就是为了说明皇帝惊人得并不随和,非但不随和,且冷心冷情。

是的,皇帝谁也不信,谁也不喜,他可以前手提拔杨宦,后手就可以再提拔一个赵谐,他能对项俞以礼相待,也能一意孤行,甚至他对自己的父亲祖辈,都并不喜欢。

沈荡只能看到文翰台的东西,而赵谐却还知道更多,当时皇帝还说了更惊人的评价。

“启帝钝于武德,辰帝懦于摄下,明帝驽于识远,绥帝庸废不堪!”

天和帝从来就不是表面随和的样子。

那时赵谐刚及第,琼林宴前,皇帝忽然把他召过去,说怀疑他作弊。

赵谐吓了一跳,皇帝却又笑了,说朕知道你,你是赵秉政的儿子,为了你父亲的尊面,如今朕重新考考你。除了上面那番话,皇帝问了一个问题,还问他怕不怕死。

那时候的皇帝全然没有平时的模样,其他大臣或许会对皇帝的忽然冷声不解,可赵谐不会,因为他开始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皇帝。

事后赵谐才明白,皇帝在挑选一个人,一个不怕死的人,一个能为他所用的人,一个,清直的人。

沈荡说完意思便告辞了,他等着赵谐的答案。而梁晓一脸懵逼,最后跟赵谐讨论了几句沈荡的话才告辞。

赵谐静静坐在椅子上,看向窗外的黄渠花。

老管家走了进来,给他重新换了杯茶。

“大人要不要去给老爷上柱香?”看着那和赵秉政极其相似的侧脸,老管家忽然说。

赵谐回头,轻轻摇摇头,拿起笔就要继续办公。

“大人……”老管家欲言又止,最后下定决心说:“老爷并不是不要自己的孩子。”

赵谐疑惑看过去。

“当年老爷刚直,在朝堂上得罪不少人,所以不敢让你们过来。后一力主战,乃是为了失去的歧州,萧将军如今主战也是有此原因。老爷当时冒犯了丞相,更不敢接你们过来。”管家絮絮地说道。

赵谐眉头深深皱起,“你听到沈荡的话?担心我会投靠丞相?”

“什么话?什么丞相?”老管家倒是一愣,“只是大人介意老爷当年之事,不肯谈起老爷,朝堂上不愿支持主战,如今又不肯给老爷上香。”

赵谐更加疑惑的看他,“什么当年之事?什么主战?什么不肯上香?我只是要完成现下的奏表,什么时候冒出来这么多东西?”

“大人原谅老爷了?”

“什么原谅?”赵谐满头疑问。

“大人不是在意当年事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