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愿宁 > 第7章 合抱之木

第7章 合抱之木

惊蛰一过,金陵城热闹了起来,江南贡院人潮涌动,又是一年春闱胜景。

历经数日,终于待到放榜的这一天。

姜雪和温久耐不住好奇,也跟着一齐挤进看榜的人群之中,细数着榜上的名字。令人惊喜的是,进士前三甲里,竟出其不意地出现了一位女子。

“今年的探花郎,非比寻常,当改唤‘探花娘子’咧!”

“每年放榜都听闻有人榜下捉婿,如今怕是要改成榜下求娶了!”

一旁的几个看客,连连感叹道。

姜雪和温久默契地瞥了那几人一眼,相视着摇了摇头。

大凉建朝后,男女地位比之前朝更为平等,士农工商,乃至行医,女子皆可从之。不过,世虽如此,春闱中上榜的女子却寥寥无几,更遑论,是前三甲了。

其中因由,不难理解,从古至今,世人无不认定女子终将出嫁,久而久之,便成了束缚人心的一座无形牢笼,到底不是人人都有勇气,敢迈出这新的一步的。

“春闱一过,你便要当直了。”

温久挽着姜雪走过朱雀桥,见无甚行人,才开口。

姜雪不答,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无需太过担心,入大理寺之人又岂止你一个,”温久安慰她道,“到时与新科进士一起,他就算注意到你,也看顾不及。”

“但愿如此。”

姜雪撇了撇嘴,心中暗自祈祷,但愿那位沈小郎君能对她视而不见,不然她可真是作茧自缚,平白给自己添堵啊。

金榜题名的热潮刚过,又掀起一波新浪,登科的进士骑马游街,今年亦不例外,引得一众百姓围观。

温久这次却没了闲暇——礼部忙完了春闱事宜,便到了吏部授官,好巧不巧,上月她刚找完姑夫帮忙,这不,转头就被姑姑逮去,以作偿还。

她虽不乐意姑姑这胳膊肘向外拐的举动,但明面上,还是积极地来到吏部帮忙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若非她来了吏部,还不会提前知晓这么多密辛,其中一桩,是前些日子,她和姜雪在放榜时注意到的那位探花娘子,容小娘子,现已官拜国子监司业,说起来,还真是有缘;另一桩,依旧和姜雪有关,今岁的进士,入大理寺的竟屈指可数,不知是不是因了岁初沈家灭门一案的影响,反观刑部,倒是水涨船高。

温久轻笑,世事不过,时也,运也。曾几何时,刑部式微,大理寺光鲜,屡破奇案,成了升迁的一块敲门砖,而今,树倒猢狲散,想来,这新任大理寺少卿,还颇不得法啊。

她适时敛了思绪,悉心记下大理寺官员任职的情况,以便姜雪日后能够应对。

* * *

日子过着过着,终是来到了这一天。

姜雪脚步沉重,怀着视死如归般的心情,艰难挪动到大理寺门前。

很快,她便发现,不只她一人如此,那些很快将与她成为同僚的到任新官们,也都一个个垂头丧气,反倒衬得她最为精神。

她腹诽:好歹这里也是京城的大理寺,怎么弄得好像被贬了似的。

“吏部给的名单,我都一一核查过,这一批新到任的人里,有她吗?”

大理寺内,一个小官人喃喃道。

“你忘了,圣人启用了恩荫之制,她应该就是那个恩荫入仕的世家子弟。”

另一个官人小声答道。

纵使他二人声音压得极低,姜雪还是一字不落地听了个全部。

这也意味着,不止她听见了,与她一道前来的众位新官也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她这模样弱不禁风的,来大理寺能受得住吗?”

“嘘——小声些,人家可是世家女,还是得圣人准允,恩荫入仕的,我们得罪不起。”

…………

姜雪付之一笑,加快脚步,径直进了堂内。

一身着玄紫官袍的少年于堂内负手而立,远远瞧着,就莫名让人生出一丝寒意,那气场,说是冷冽的隆冬将至,也不为过。

好在姜雪自幼与他相识,故此今日才能见怪不怪。

那少年闻声回身,目光扫过少女的脸,很快移向她身后。

姜雪呼吸一滞,她余光瞥见他的神情——那是一种极不耐烦的表情,想来他的心情很不好,那么,他们怕是要遭殃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少年厉声喝道:“倘若有一日你们去抓嫌犯,也是这样闲庭信步吗?”

方才那群在姜雪身后议论纷纷的新官们立时噤声,小跑着冲进堂内。

少年不屑一顾,连个正眼都没给他们,冷笑道:“瞧你们这慌慌张张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嫌犯!”

姜雪微微低头,强忍住笑意,本就冷峻的小郎君偏又生得这样一张嘴,也不知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

“本官乃大理寺少卿,沈霁白,”沈霁白言简意赅,“我大理寺不养闲人,亦不留心猿意马之人,望诸位谨记。”

言罢,他抬手示意,一个年近而立、面色和善的官人迎上前来。

“在下大理寺司直,张极,还请各位将敕牒交与我,以验明身份,”张极笑着望向他们,“而后,我会带诸位一道行遍这大理寺,事毕,各位便可去各自任职之处当直了。”

姜雪正欲随行,就见沈霁白上前一步,走到她面前:“姜录事,随我来。”

她微怔,旋即跟上他的脚步。

这一路,她垂眸思量,都没顾上仔细去看周遭风景,就这么默默跟着他行到一处破旧的阁楼前。

“此处为我大理寺案阁,”沈霁白幽幽开口,“你便在此整理寺内卷宗。”

姜雪颔首,侧目打量着案阁,同时思索着他的话,这样破败的地方用来存放大理寺的卷宗,说出去怕是都不会有人相信,真可谓反其道而行之。

她本以为,录事一职要负责勾检稽失,却没想到,被安排到了此处。不过,这倒是正合她意,刚好便于她顺理成章地行事。

“此外,你亦要负责案阁每日的洒扫。”沈霁白补充道。

姜雪指了指自己:“我……一个人?”

“不然呢?”沈霁白抬眸望向她,眸光依旧如寒潭般深邃而冷冽,“我大理寺只有你一位录事。”

姜雪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是,沈大人。”

“这是大理寺的随身鱼符,你好生收好。”

沈霁白不欲再与她多言,待她接过鱼符,便转身快步离去。

姜雪舒了口气,垂眸去看手中的鱼符——铜质鱼符上,刻着“录事”两个大字,身份标明的倒是醒目,比之华灯令的风雅,逊色了不止一点。

她小心地将鱼符系在腰间,又理了理衣衫,而后用力推开了案阁的大门。

沉积在阁内的浮灰被风卷起,扑面而来,呛得她咳嗽了好几声。

姜雪挥了挥衣袖,待空气清新了些,才走入阁内。

她环视四周,除却地面和书案、书架上的浮灰,卷宗倒是有一部分干干净净,想必是有人翻阅过。

罢了,姜雪双手掐腰,在其位,谋其政,就算她只是个负责案阁的录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也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

说干就干,她楼上楼下走了一圈,把案阁内的布局摸了个清清楚楚,很快便找到了打扫的物什。

洒扫一番,地面和书案被擦拭得纤尘不染,姜雪很是满意,坐在书案旁的椅子上小憩。

门外忽而一阵嘈杂,姜雪侧耳去听。

“恩荫入仕又如何,还不是去守那升迁无门的案阁。”

“人家是世家贵女,做做样子罢了,何必当真呢?”

“我们这位少卿看起来年纪轻轻,脾气倒是不小!”

…………

姜雪叹了口气,原以为大理寺这种地方是不会有人有闲心去嚼舌根的,现下看来,是她天真了,有人在的地方,就不可避免的会有纷争。

她转念一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这是被针对、被排挤了,排挤她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与她年少相识的大理寺少卿。

沈霁白,你最好一直这样下去,别来给我添乱,她如是想到。

此后数日,姜雪渐渐习惯了大理寺当直的日常,也鲜少再听见什么抱怨之言,倒不是因为没有人背地里说闲话,而是因为,她这案阁地偏,寺内繁忙起来,哪有人顾得上到这儿来说呢。

她也乐得清净,暗中着手调查卷宗。

一楼的卷宗中,有一部分被人近期察看过,她从此入手,看得很快。

全部看完后,她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索性暂且搁置。

姜雪转而走上二楼,她沿着窗边的书架,按顺序一个个地翻阅,悉心记下每个卷宗的内容,然后将其擦拭干净。她渐渐发现了案阁卷宗摆放的玄机,二楼的卷宗,记载的反倒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案件,而一楼的卷宗里,就算有些是陈年旧案,也都是可被现在借鉴的大案要案。

想到这儿,她不假思索,奔向楼下。

这一次,她没有急于翻阅楼下落满浮灰的卷宗,而是先倚在书案旁,默默思量。

被人翻阅过的卷宗多有几点相通之处——或作案方式为纵火,或其中凶犯有假死逃脱,更为怪异的是,有几卷前朝的灭门案件卷宗也在其中。

姜雪心头一震,这翻阅卷宗之人还能有谁?答案不言而喻。

她敛了思绪,一鼓作气将楼下的卷宗逐个整理出来,无意间,瞥见了书架后,隐于角落里的一纸薄笺。

姜雪微微将窗子推开,露出一道几乎微不可察的缝隙,悄然望向阁外,确认无异后,她俯下身,伸手去够那纸笺。

待她拾起后,小心将其藏于袖中,复又返回二楼。

她逐字逐句地读着纸上内容,惊得浑身战栗。

准确来说,这是一份验尸记录,一份本应附在沈家灭门案卷宗中的验尸记录。

合抱之木,取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合抱之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