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在下李承桢 > 第37章 第37章 斟酌

第37章 第37章 斟酌

翟枫院静静地卧在府邸东南角,虽不及正院那般轩昂气派,却自有一番清雅意趣。

园中那株老枫树怕是有年头了,粗壮的枝干上爬着几道岁月的沟壑。

每到深秋,满树的枫叶便染作酡红,远远望去,像一团凝固的霞光。

枫树下静静立着一套石桌石凳,青灰色的石面早已被经年的风吹雨打磨去了棱角,摸上去温润如玉。

石凳的样式极简,没有繁复的雕饰,只在凳脚处略略收出几道柔和的弧度。

翟枫院设有三间厢房,皆是装饰低调而雅致,别有一番韵味。

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挂着的一幅书法作品,墨迹淋漓,笔力遒劲,书写的是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房间角落里立着一个榆木书架,泛黄的竹简与线装书整齐地码放着。

最显眼处是几部翻得起了毛边的典籍——

《论语》《孟子》挨着《庄子》,旁边还搁着一本厚重的《本草纲目》。

八仙桌上新摆了个青花瓷盘,里头码着几样精巧点心。

芝麻酥还泛着油光,桂花糕冒着丝丝热气,甜香混着茶香在屋里悠悠地飘。

那香气勾得人忍不住要伸手,又怕唐突了这点心摆出来的雅致。

李承桢环顾四周,目光掠过院中一草一木,轻声道:“夫人着实费心了。”

这客院不见金玉堆砌,也无精雕细琢,可那半开的窗棂角度,案几上恰到好处的插花,处处透着不着痕迹的雅致,倒比那些富丽堂皇的宅院更显主人心思。

李承桢一袭素色道袍立在院中,衣袂被秋风轻轻掀起。

那洗得发白的布料不见半点纹饰,却与她周身沉静的气质浑然天成。

钱氏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李承桢,见她非但没有嫌弃厢房朴素,反而对这般清雅的布置露出欣赏之色,眼底不由多了几分赞许。

钱氏眼角微翘,温声道:“这处小院虽算不得精致,好在还算清净。若是二位不嫌简慢,便在此将就住下。”

钱氏面上虽不显,心里却最忌讳旁人拿她商门出身说事。

这些年在琴棋书画上不知下了多少苦功,连插花点茶都要请京城最好的师傅来教。

如今这府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任谁看了都要赞声雅致,哪还寻得见半分铜钱味儿。

屋里飘着的甜香勾得大牛腹中咕噜作响,钱氏只作不觉,温言道:“二位舟车劳顿,想是饥了。正餐还要稍候,这些粗点心且将就用些。”

钱氏嘱咐留下的两个丫鬟好生伺候,便转身出了院子。

作为当家主母,她虽不必事事躬亲,可府里大小事务还等着她拿主意。

两个丫鬟中略高挑的那个叫翠竹,一袭淡青素裙衬得人如新竹般清秀。

她将头发简单挽成髻,只用一根木簪固定,素净的脸上不施粉黛。

人站在那儿不言不语,却自有一股沉稳的气度,倒像是读过几年书的。

另一个唤作兰馨的丫头生得格外娇艳,杏眼朱唇,耳垂上一点胭脂痣随着步履轻轻颤动。

她穿着桃粉罗裙,裙角绣的缠枝花纹随着走动若隐若现。

虽说是丫鬟打扮,那发间别的绢花和腕上的银镯子,却透着小户人家姑娘没有的精致。

李承桢朝两位丫鬟拱手一礼:“有劳翠竹姑娘、兰馨姑娘了。”

语气不卑不亢,既无居高临下的傲气,也不见刻意讨好的谄媚。

这般平常心待人的态度,反倒让两个丫头有些无措,连忙侧身避开,福了福还礼。

翠竹垂着眼帘规规矩矩地站着,兰馨却忍不住偷眼去瞧。

待看清了李承桢那一眼廉价的道袍和又黑又干的面容,兰馨心里暗自撇嘴。

这位道长虽说举止还算得体,可比起二爷那样的风流人物,到底是云泥之别。

呸!兰馨心里啐了一口,暗骂自己糊涂。

二爷那样神仙似的人物,岂是这寒酸道士能比的?

她想着不由整了整衣袖上并不存在的褶皱,仿佛这样就能把方才那荒谬的念头拂去似的。

钱氏的身影刚消失在回廊转角,大牛就长长舒了口气,肩膀也跟着垮了下来。

他三两步蹿到八仙桌旁,抄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盏,咕咚咕咚灌下去才抹着嘴道:“乖乖,没想到周大人来头这般大。”

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去,他忽然复盘起自己的言行,心里直打鼓——

该不会有什么冒犯的地方吧?

李承桢接过茶盏,倒没有多少惶恐,“我看周家上下待人都挺和气的,咱们不过是借住些时日。”

她啜了口茶,似乎浑身疲倦都舒展了开来,“最多也不过一个月,放松一些,就当度假。”

大牛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问:“啥叫度假?”

那点心刚咬破酥皮,里头的桂花馅就涌了出来,甜香混着茶香在舌尖打转。

他咂摸着滋味,连手指头上沾的碎屑都舔了个干净。

“度假就是去一个风景漂亮的地方,放下工作,放松心情,随意游玩,是无数牛马鼓舞自己明天更努力工作的灵药。”

大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手里的糕点却是一个接一个往嘴里送。

虽说吃得急,倒还记得用手心在下面接着,生怕酥皮渣子掉得到处都是。

转眼间,一碟点心就被大牛扫了个干净。

他意犹未尽地舔舔嘴角,又用袖子胡乱抹了把嘴。

大牛眼巴巴地望着空碟子——

这瓷盘看着精致,怎么就不能再大一圈呢?

兰馨站在一旁,瞧见大牛这副吃相,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

她垂下眼帘,借着整理衣袖的动作掩去眼中的轻蔑。

到底是没见过世面的,这点心也值得这般狼吞虎咽?

大牛盯着面前光溜溜的空盘子,脸庞微微发烫。

他悄悄瞥向李承桢,眼神里掺着三分愧、七分窘:“那个……你饿不饿?”

“自然是饿的。”李承桢笑着接话,眼里带着几分促狭。

大牛抬头去瞧李承桢,见她非但没有恼意,眼底还噙着笑,紧绷的肩膀这才松了下来。

他挠挠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没嫌他丢脸就好。

李承桢转向兰馨,温言道:“少不得要麻烦姑娘再去厨下走一趟了。”

兰馨指尖绞着帕子,柳眉微蹙:“回道长的话,这会儿厨房正赶着备晚膳呢。”

她声音渐渐轻了下去,“便是现做点心,怕也要等上好一阵子……”帕子上的绣花被她揉成了一团。

李承桢嘴角仍噙着笑,眼底却暗了几分,“既然不得空,我们正好去尝尝京城的街头小吃。”

说罢朝大牛使了个眼色,起身时衣摆带起一阵淡淡的茶香。

翠竹见状,上前半步轻声道:“道长稍待。”

她微微欠身,“容奴婢去厨下看看,晚膳前再做些点心想来也便宜。”

说罢不着痕迹地瞥了兰馨一眼。

翠竹那一眼让兰馨猛地想起什么,脸色霎时变了。

她慌忙福身:“是奴婢糊涂了,道长恕罪。”

兰馨转身越过翠竹,提着裙角往外赶,显然是往厨房去了。

李承桢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顿。她望着兰馨离去的方向,眼底闪过一丝迟疑——

她算不算是欺负人了?

平日里和大牛自在惯了,本就不习惯被人伺候。

可若真自己去厨房找吃的,反倒显得主人家招待不周。

这其中的分寸,倒叫她一时拿捏不准了。

她不像那些在朱门绣户里讨生活的人,生着七窍玲珑心。

高门大族的子弟,打小就学着在眉眼高低里揣度人心。

一个茶盏摆放的方位,一声咳嗽的轻重缓急,都能被他们咂摸出千百种意思来。

这般如履薄冰的功夫,说到底都是血泪里泡出来的——

越是到了王朝将倾的年月,越是如此。

有时候,连打盹时脑袋点的角度不对,都可能被说成是藐视天威。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功高震主,汉景帝宴请时故意不给筷子,周亚夫面露不悦自行取筷。

汉景帝认为其“非少主臣”,最终以购买葬器谋反为由下狱,周亚夫绝食而死。

彭城王刘义康在宋文帝病中为司徒长史准备唾壶,宋文帝见其行事周全,疑有夺位之心,最终将其赐死。

李贤因“种瓜黄台下”诗被疑影射武后,最终被逼自尽。

其实深究起来,这些猜忌与发难,往往是先有积怨在心,而后再借题发挥。

就像一对恋人,热恋时放屁都是可爱的;

爱意尽失之时,看哪都不顺眼,一个屁就成了分手的理由。

李承桢想起钱氏那张总是笑得一丝不苟的脸——

若是初来乍到就出去用膳,这位讲究体统的当家主母怕是要辗转反侧整宿。

到时候府里管事的、跑腿的,少不得都要跟着挨训。

李承桢揉了揉额角,这深宅大院中的“斟酌”当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以前看《还珠》觉得小燕子鲁莽冲动、到处闯祸,可现在看来,那才叫做活得像个人。

大牛浑然不觉李承桢的烦忧,闲来无事便从书架上抽了本《论语》。

指尖抚过泛黄的书页时,眼神忽然柔和下来,像是想起了什么旧事。

翠竹在一旁看得暗自诧异,更奇的是那位李道长——

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伸出食指在茶烟里虚划着,像是在描摹什么看不见的符文。

李承桢听见书页翻动的声响,抬眼瞥见大牛手中的《论语》,兴致缺缺地移开了视线。

倒是那本《本草纲目》她从前早就读过,不仅是白话版,还有插图。

别看李承桢如今气息平和,命格原局里却是个容易急躁的主。

她虽爱钻研玄门术数,却是个实打实的理科生。

年轻时,她看书更青睐技术类的书籍,这种阅读既能满足好奇心,顺便还能学点技术活,收益反馈是即时的。

她总觉得,读完文学作品好像也没收获什么,背几句诗也不代表真有文化。

古人写文章用文言文,是因为当时写字不方便,竹简和纸都很贵,只能尽量写简短些。

要是孔子有个USB,肯定就直接记白话了,哪还用得着后人写几本书去解读。

可年岁渐长后才明白,修炼灵魂的重要性,半点不比那些能生财的技艺要轻。

李承桢想起年少时的浮躁,不由摇头轻笑。

余光里瞥见静立一旁的翠竹,她一袭素衣,双手规规矩矩交叠在身前,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李承桢抬眼笑了笑:“翠竹姑娘不必这般拘着。我们山野之人随性惯了,反倒不自在。”

她顿了顿,“你自去歇着便是,有事再唤你。”

翠竹闻言指尖微微一颤,却仍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夫人吩咐要好生伺候,奴婢不敢偷闲。”

她声音轻柔似风拂柳,却透着几分执拗,“若道长不喜打扰,奴婢就在廊下候着。”

李承桢连忙摆手:“真不必守着。”

她朝大牛那边抬颌示意,“你若有兴致,不如也找本书看看?”

说罢指了指书架,眼里带着几分鼓励。

翠竹目光在书架上轻轻掠过,又迅速垂下眼帘:“这些书都是主子的心头好,奴婢不敢妄动。”

翠竹福了福身:“既然道长不惯,奴婢就在西耳房做活计。”

她指尖往西厢虚点,脚步已悄悄往后挪,“您有事唤一声就成。”

见李承桢没有异议,她便利落地退了出去,裙角拂过门槛时没发出半点声响。

李承桢望着翠竹离去的背影,摸了摸鼻子:“这……不算为难人吧?”

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大牛从书页间抬起头:“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

他合上书册,咧嘴一笑,“咱们真诚相待,她们自然明白。”

李承桢闻言一怔,终于相信大牛是个文化人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老子是最强皇帝

狂兵神医

月光如水照心扉

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

万界收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