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冬雪映忠魂,家国共此时
腊月的北风卷着细雪,如刀刃般刮过侯府朱红的大门。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似在低诉着远方的战事。苏清欢站在书房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方父亲留下的白玉佩——玉色温润,却因常年摩挲而泛着淡淡的光泽,背面刻着的“守土安民”四字,被她用红丝绳系在腰间,日日不离身。
“夫人,北疆又送信来了。”春桃匆匆走进来,怀里抱着个包得严实的油纸包,发梢还沾着细雪,“是侯爷身边的阿七送来的,说是……说是粮草快撑不住了。”
苏清欢心头一紧,连忙接过信纸。窗外飘进的雪粒落在纸面上,晕开几滴模糊的水痕。她急忙用袖子拂了拂,展开信笺时,萧彻那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清欢,北狄主力近日集结于鹰愁峡西侧,我军虽扼守落鹰崖,但粮草仅余三日。昨夜探子回报,敌军似在策划夜袭粮道,若断我补给,前线三千将士危矣……”信的末尾,墨迹力透纸背,像是要把这焦虑与牵挂都揉进字里行间。
“这帮北狄蛮子!”苏清欢指尖发颤,将信纸紧紧攥在掌心。她转头对春桃道:“去库房清点一下,把去年江南赈灾剩下的三千石存粮都备好,再挑二十匹最快的马,我要亲自去东宫请太子调拨禁军护送。”
“夫人,外头雪这么大……”春桃欲言又止,看着苏清欢眼中那抹决然,终究没再劝阻。
与此同时,东宫正殿内,太子李承澜正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着朝中局势。太子妃李氏匆匆走进来,附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李承澜眉头微皱,随即挥手让众人退下,只留下户部新任侍郎赵德顺——这位刘成残党安插在户部的“眼线”,正低着头,额角还渗着细汗。
“赵大人。”太子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宫听闻,你今日去了侯府,催缴那所谓的‘军饷欠款’?”
赵德顺身子一抖,连忙跪地:“殿下明鉴!下官只是按例行事,侯府江南庄子的军粮账目……”
“账目?”太子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本蓝皮册子,“这是东宫御史去年亲赴江南核查的存档,侯府缴纳的八千石稻米、三千斤茶叶,皆有官仓印信为证。你所说的‘欠款’,从何而来?”
赵德顺脸色煞白,额头重重磕在地上:“下官……下官是被误导了……”
“误导?”太子目光如炬,“还是有人指使你,想借粮饷之名打压侯府?侯爷率五千精兵驻守北疆,侯夫人一介女流,既要稳住侯府产业,又要应对你们这些跳梁小丑,你们可曾想过,若侯府倒了,北疆的粮道谁来护?”
殿外,雪越下越大,将青石砖铺就的宫道盖得严严实实。苏清欢的马车在宫门前停下时,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她裹紧身上的狐裘大氅,带着春桃快步走进东宫,发间虽落了几片雪花,却无暇拂去。
“臣妇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苏清欢跪地行礼,声音清亮却带着几分急切。
李承澜连忙起身,扶住她的手臂:“清欢,快起来。外头雪大,你怎么亲自来了?”
苏清欢将萧彻的信递上:“殿下,侯爷说粮草只余三日,敌军若夜袭粮道,前线将士危在旦夕。侯府虽不富裕,但还有江南赈灾剩下的存粮,恳请殿下调拨禁军护送,务必赶在三日之内抵达北疆。”
李承澜展开信纸,眉头越皱越紧。待看完,他将信纸重重拍在案上:“好个北狄蛮子!清欢,你放心,本宫这便去请父皇旨意,调三千禁军护送粮草。只是……” 他顿了顿,看向苏清欢,“侯府如今只剩你一人坐镇,京中那些魑魅魍魉,你可得当心。”
苏清欢福身行礼:“殿下放心,臣妇省得。只是侯爷在前线浴血奋战,臣妇绝不能让后方的粮草断了线。”
离开东宫后,苏清欢立刻回到侯府,召集管家与家将商议运粮之事。她站在正院的青石砖上,看着院中飘落的雪花,声音坚定:“管家,你亲自去库房,把那三千石存粮都装上马车,每辆马车多铺两层干草,别让粮袋受潮。再挑二十匹河西骏马,换着拉车,务必保证速度。”
管家点头:“小主,禁军那边……”
“我已求得太子旨意,三千禁军巳时便到府前。”苏清欢看向站在角落的家将首领,“赵统领,你挑选五十名精锐,随粮车同行。沿途若遇可疑之人,格杀勿论。”
赵统领抱拳行礼:“末将领命!只是夫人,您若亲自去,路上太危险……”
“我必须去。”苏清欢目光灼灼,“侯爷在前线守着国土,我在后方守着粮道。这是我们侯府的承诺。”
雪越下越大,侯府的马车在巳时准时出发。三十辆马车排成长龙,每辆都盖着厚厚的油布,车辕上系着红绸——那是侯府的标志。苏清欢坐在第一辆马车的车辕上,裹着狐裘,却仍能感觉到刺骨的寒意。她望着前方白茫茫的官道,心中默念着萧彻的名字。
“夫人,前面五十里就是黑松林了。”赵统领骑马靠近,低声道,“那林子地势复杂,易藏匪类,末将建议绕道走官道。”
苏清欢摇头:“绕道要多走二十里,粮草耽搁不得。黑松林我熟,当年父亲带我打猎时去过,只要我们加快脚程,天黑前定能穿过。”
队伍刚驶入黑松林,便觉气氛诡异起来。原本寂静的林子里,隐约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赵统领拔出腰刀,低声喝道:“所有人警戒!”
话音未落,林子深处突然窜出一群黑衣人,手持长刀,嘶吼着冲向粮车。苏清欢心头一紧,却强自镇定:“赵统领,护住粮车!家将们,列阵!”
一时间,刀光剑影在林间闪烁。侯府的家将们皆是精锐,与禁军配合默契,很快便将黑衣人压制。苏清欢站在马车旁,看着一个黑衣人朝着最近的粮车扑去,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匕首,朝那人后背掷去——匕首精准地刺入黑衣人肩胛,那人惨叫一声,跌倒在地。
“夫人当心!”赵统领一把将她拉到身后,“这些贼人定是冲着粮草来的!”
半个时辰后,黑衣人被尽数击退,却留下一地尸体。苏清欢走近查看,见其中一人的衣角绣着“北”字暗纹——竟是北狄的探子!
“他们想劫粮,断我侯府的补给线。”苏清欢眼神一凛,“赵统领,加快脚程,务必在天黑前穿过松林!”
当最后一辆马车驶出黑松林时,天色已渐暗。远处的山峦被白雪覆盖,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苏清欢站在高处,望着蜿蜒的官道,心中默默祈祷:“萧彻,你一定要等着,我们的粮草马上就到。”
与此同时,北疆的军营中,萧彻正站在落鹰崖的哨塔上,望着远处黑沉沉的天际。北风呼啸,卷着细雪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他手里握着望远镜,视线紧紧锁定着鹰愁峡的方向——那里是敌军最可能夜袭的路径。
“侯爷,粮草再撑不过两日了。”副将匆匆跑来,脸上满是焦急,“兄弟们已经三天没吃饱饭了,若再无补给,怕是……”
萧彻沉默片刻,忽然转身:“传我命令,所有将士今晚只饮半碗雪水,省下的干粮留给伤兵。再派斥候去鹰愁峡,务必盯紧敌军动向。”
副将欲言又止,最终咬牙领命而去。萧彻望着远方,喃喃自语:“清欢,你一定要平安把粮草送来……”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落鹰崖的积雪上时,远处的官道上终于出现了一片移动的黑点——是侯府的粮车!萧彻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几乎是扑到崖边,望着那支队伍越来越近。
“侯爷,是侯府的粮车!”斥候兴奋地跑来报告。
萧彻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全体将士,列队相迎!”
当苏清欢的马车停在军营前时,她几乎冻僵了手指。萧彻大步走来,一把掀开马车的帘子,看到她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却仍挂着笑意,心中一阵酸涩。
“清欢……”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苏清欢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他:“给你带的,江南的桂花糖,路上怕化了,一直揣在怀里。”
萧彻接过糖包,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手,连忙将她的手握在自己掌心:“傻姑娘,你若冻坏了,我……”
“我没事。”苏清欢打断他,目光落在整齐列队的将士身上,“粮草都到了,将士们能吃饱了。”
萧彻望着她,忽然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正是苏清欢系在腰间的那块白玉佩,背面刻着“守土安民”。他声音低沉而坚定:“清欢,此生我定不负你,不负侯府,更不负这山河。”
苏清欢眼眶微热,将他的手紧紧握住:“我们说好,要一起守护侯府,守护家国。”
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军营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粮草的香气。这场冬日的风雪,见证了侯府的坚守,也见证了这对夫妻的家国大义——他们以平凡之躯,扛起了守护山河的重任;以血脉传承,书写了忠勇无畏的篇章。而侯府的故事,也如这冬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家国的每一个角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