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昭昭韧雪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第十二章师徒重逢】

密道阴冷潮湿,弥漫着泥土和铁锈的气息。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石阶,头顶不时有冰冷的水滴落下,砸在颈间,激起一阵寒颤。

霍昭与秋静慈不敢停留,沿着狭窄逼仄的通道奋力前行。身后隐约传来的兵刃交击与呼喝声,如同催命的鼓点,提醒着她们处境之险恶。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透出一丝微光。推开一块伪装的石板,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沫瞬间灌入,两人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外面已是深夜,身处一片荒废的乱葬岗。残碑断碣在风雪中默立,枯树上挂着几缕残破的招魂幡,在风中猎猎作响。远处开封城的轮廓模糊不清,唯有魔教分舵方向隐约有火光闪动,映红了小半边天。

“此地不宜久留,禁军可能会扩大搜索范围。”秋静慈低声道,脸色在雪光映衬下显得格外苍白。连续的经历和内力损耗,让她也到了强弩之末。

霍昭点了点头,扶住秋静慈的手臂。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乱葬岗,向着与于江心约定的、远离官道的西北方向潜行。

风雪越来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很好地掩盖了她们的踪迹,却也带来了刺骨的严寒和行路的艰难。内力消耗殆尽的两人,仅凭意志支撑,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跋涉。

天亮时分,她们终于在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山林边缘,找到了一处猎户遗弃的破旧木屋。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陈腐的气味扑面而来。屋内积满了灰尘,角落结着蛛网,但总算能遮挡风雪。

于江心正持刀守在窗边,见到她们安然归来,紧绷的神情才稍稍放松,尤其是在看到霍昭肋下新增的浅浅刀伤和两人狼狈的模样时,她抿紧了唇,默默递过水囊和干粮。

“没事。”霍昭接过,勉强笑了笑,将密道中的经历简要说了一遍,重点提到了那些关于镇北军和山河图的密信,以及萧正南最后那番石破天惊的话语。

于江心听完,沉默良久,只是擦拭破虏刀的动作更快了几分,眼神幽深如古井。

“萧正南的话,不可全信,但也不能不信。”秋静慈靠坐在墙边,疲惫地闭上眼,“若他所言非虚,那我们的敌人……恐怕超出了最初的想象。”

木屋内陷入沉寂,只有屋外风雪的呼啸声。真相的碎片似乎越来越多,却拼凑不出完整的图案,反而如同迷雾,越来越浓。

接下来的几日,三人便藏身在这猎户木屋中疗伤休整。秋静慈医术精湛,加上萧正南那瓶极品伤药,于江心背后的伤口愈合得很快,已能正常活动。霍昭的皮外伤更是不在话下。

然而,身体的伤易愈,心中的迷惘却难除。

霍昭时常握着那几封抄录的密信碎片,对着窗外风雪发呆。父亲、于家、山河图、公主、朝廷、魔教……这一切如同巨大的漩涡,而她身处中心,看不清方向。

于江心则变得更加沉默,除了必要的交流,大部分时间都在练刀。她的刀法愈发狠厉,带着一股毁灭一切的气息,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与困惑都倾泻在刀锋之上。

秋静慈试图联络听雨楼的旧部,却发现所有的渠道都受到了监视和阻碍,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她收到的最后一封来自家族的密信,措辞严厉,近乎最后通牒,要求她立刻与霍、于二人划清界限,返回家族,否则后果自负。

“他们怕了。”秋静慈烧掉密信,看着灰烬在火盆中蜷曲、变黑,语气平静,“或者说,他们选择了站在‘安全’的一边。”

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

这日傍晚,风雪稍歇。霍昭心中烦闷难解,独自一人走出木屋,来到附近一处冻结的溪流边。

残阳如血,将雪原染上一片凄艳的红。她拔出昭雪剑,下意识地演练起惊鸿诀。剑光霍霍,却带着明显的滞涩与焦躁,全无往日灵动飘逸之感。

“心不静,剑便乱了。”

一个苍老平和的声音突兀地响起,仿佛就在耳边。

霍昭悚然一惊,收剑回身,只见溪流对岸,不知何时站了一位老者。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棉袍,身形佝偻,手里拄着一根普通的木杖,仿佛只是一个迷路的寻常老翁。

但霍昭却丝毫不敢大意。此人何时到来,她竟毫无所觉!而且,这荒山野岭,冰天雪地,一个普通老翁如何能安然在此?

“前辈是?”霍昭持剑戒备,沉声问道。

老者并未回答,只是踱步走上冰封的溪面,步履从容,如履平地。他走到霍昭面前,浑浊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她手中的昭雪剑,微微颔首:“是霍家的惊鸿剑,还有……霍英那小子的脾气。”

霍昭心中巨震!他认识祖父?

“您……您认识我祖父?”

“故人。”老者淡淡一笑,目光越过霍昭,望向她身后那片被夕阳染红的山林,“很多年前,他也像你一样,在这里练剑,一样的心浮气躁。”

霍昭瞬间明白了老者的身份——祖父霍英年轻时曾偶遇并受其指点的那位隐世高人!父亲霍镇原也曾提及,祖父一生戎马,唯独对一位山中隐士敬佩有加。

“请前辈指点迷津!”霍昭收起剑,恭敬行礼。她此刻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急需有人指引。

老者却摇了摇头:“迷津?何处是迷津?你且随我来。”

他转身,向着山林深处走去,步伐看似缓慢,却眨眼已在数丈之外。霍昭不敢怠慢,连忙提气跟上。

老者并未带她走远,只是来到山坡高处,指着下方在暮色中渐渐亮起零星灯火的一个破落村庄。

“你看那村庄,百姓为何而忙?”

霍昭望去,只见村民们在严寒中收拾柴火,喂养牲畜,炊烟袅袅,为了生存而奔波。

“为衣食温饱。”

老者又指向更远处,开封城方向那隐约的、象征着权力与繁华的光晕。

“你看那城中,权贵为何而争?”

霍昭沉默,想起商会少主的跋扈,公主的阴影,朝堂的倾轧。

“为权力富贵。”

“那你呢?”老者回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霍昭,“你持剑江湖,为何而战?”

霍昭一怔,下意识道:“为寻父踪,为友雪恨,为查明真相,求一个公道!”

“公道?”老者轻轻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一丝似悲似悯的神情,“何为公道?朝廷律法?江湖道义?还是……你心中那把尺?”

他顿了顿,声音苍凉如这暮色风雪:“霍昭,你需明白,这江湖,乃至这天下,本无绝对的善恶对错。有的,只是不同的‘取舍’。”

“有人取舍之间,顾全了大局,牺牲了小我;有人取舍之间,成全了私欲,践踏了他人。霍镇原的选择,于龙骧的遭遇,萧正南的道路,乃至那长乐公主的作为,无不是他们各自‘取舍’的结果。”

“你执着于真相,执着于公道,这本无错。但若这真相需要更多的鲜血来浇灌,这公道需要颠覆现有的秩序来实现,你的剑,还握得稳吗?你的心,还承得住吗?”

老者的话语如同重锤,一字字敲在霍昭心上。她想起父亲可能还活着,却因坚持某种“公道”而被囚禁;想起于家满门因某些人的“取舍”而化作焦土;想起萧正南那悲愤的质问……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追寻光明的一方,可现在才发现,光明与黑暗的界限,竟是如此模糊。

“我……我该如何取舍?”霍昭的声音带着迷茫与挣扎。

“这,需要问你的本心。”老者凝视着她,“你的剑,为何而出?是为复仇的痛快,还是为守护的沉重?是为了证明你父亲的对错,还是为了你脚下这片土地上,那些如蝼蚁般挣扎求生的普通人,能多一分安稳,少一分战乱?”

他抬起木杖,指向北方:“北境的风雪,冻不死求生的草。边关的烽火,烧不尽盼归的心。江湖很大,大到容得下恩怨情仇;江湖也很小,小到每一个抉择,都可能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记住,侠之大者,非是武功盖世,快意恩仇。而是明知前路艰险,因果难测,仍能秉持本心,做出属于自己的‘取舍’,并承担一切后果。”

说完这番话,老者不再多言,转身,拄着木杖,一步步走入愈发深沉的暮色与风雪之中,身影渐渐模糊,最终与山林融为一体,仿佛从未出现。

霍昭独自站在原地,任由风雪扑打脸颊,脑海中回荡着老者的话语,心中翻江倒海。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缓缓转身,走向那亮着微弱灯火的木屋。

屋内,于江心仍在擦拭着她的破虏刀,秋静慈正对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来自镇北军旧部的密信出神。

霍昭推门而入,带进一股寒气。

于江心抬起头,看向她。

霍昭的目光扫过于江心冰冷的眼神,扫过秋静慈凝重的面庞,最后落在自己手中的昭雪剑上。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眼神中的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江心,”她看向于江心,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我知道你一直想追问灭门的全部真相。但前辈说得对,真相或许残酷,取舍更为艰难。无论凶手是谁,无论背后牵扯多广,我答应陪你追查到底,但我们要的,不应只是血债血偿的痛快,更应是……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于江心擦拭刀身的手顿住了,她看着霍昭,眼中情绪剧烈翻涌,最终,化为一种复杂的、带着一丝撼动的沉默。

秋静慈也抬起头,看向霍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决然。她将手中的密信递给霍昭:“镇北军副将传来的消息,他们查到了霍将军可能被囚禁的地点——皇家在边关的……‘雁门别院’。”

雁门别院!

霍昭接过密信,指尖微微颤抖。又一个线索,指向了那个遥远的、与北境接壤的边关,指向了那座象征着皇家威严的别院。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无尽的夜空和风雪,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父亲曾经战斗和失踪的土地上。

路,还在脚下。而这一次,她似乎看得更远,也想得更深了。

风雪夜,灯火如豆。

新的征程,已在脚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游:最强Wifi系统

战皇

仙武之巫法无天

玄龙之战神

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