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赵至彻夜未眠,天一亮就去拜见太守大人。
“太守大人,吾至魏兴已有一年多了,决曹事务虽然不是吾做决定,但律法惯例吾已习熟,吾不愿终身为吏,请允许吾告辞赴吴。”
“世侄莫急,吾已收到朝廷的文书,迁吾为江夏(今湖北武汉)太守。朝廷新任太守到后,吾就启程赴江夏。而且江夏和吴国一江之隔,可仔细探听吴国风土人情,至江夏再详细谋划也不晚。”
赵至不好反驳,只好耐着心再等等。他的心跟这梅雨时候的天气一样,又回复到阴郁中来。
月余,梅雨退去,天气炎热起来。朝廷新任太守到任,张嗣宗交接完公务后,携家眷和赵至沿汉水南下。乘船首日,张嗣宗就感觉身体不适,以为久未乘船之故,不料船至涢水(水名,流经湖北),张嗣宗突染恶疾,呕吐腹泻不止,呼吸已是出来的气多进去的气少。
张嗣宗把赵至叫到跟前,想支撑着坐起来讲话,却是不能,对赵至说:“有些话吾本来准备到江夏再与汝讲,如今怕是大限已至了,现在说与汝听吧。”
张嗣宗摇了摇手,不让赵至说话,自己接着说:“吴国倚长江天堑对抗大晋,大晋虽兵多地广,胜吴数倍,却不善水师,一时难以克吴。今汝欲亡吴,亲友具在大晋,恐今世无缘相见。又闻吴主暴虐,濮阳兴、张布有迎立之功,犹遭屠戮。只有左丞相嘉兴侯陆凯贤明,可明公已近古稀,如日薄西山。吴越之地的贤才争相隐于山林,汝此去投奔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请世叔指教。”赵至听出张嗣宗话里有话,忙凑到跟前去。
“吾祖籍辽西郡(今辽宁义县一带),家中也置办了些田产。吾儿年幼,劳请汝送吾儿回籍,如能管教小儿读书一二,在下感激不尽。幽州(今北京一带)荒僻之地常有流民避难,州郡常招纳流民开垦土地,若趁机占籍于此,量世侄之才,可辅佐州牧。”
张嗣宗自知大限已至,叫仆人把新妇与小儿叫进来,把孤儿寡母托付给赵至,并让小儿张超行拜师礼,以先生相称。
恩人临终相托,赵至只能接受。
当晚,张嗣宗油尽灯枯,驾鹤西去。
赵至命船家到就近的市镇靠岸,派了个仆人前去江夏报丧,其余人等转而向北,改走旱路。
辽西郡和代郡皆属北地,山地多而人烟稀,冬季严寒漫长而又多风。
张家也是当地的小康之家,赵至送张嗣宗妻儿到祖籍后,张家极力挽留他做家族私塾的老师。
赵至拒绝了,说:“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吾虽是无籍之民,进当读书致仕以求宦达,退当致力乡学以播仁德。”赵至有自己的打算,若能声名播于乡里,及早举为郡吏,仕途顺利,方可早日衣锦还乡。
赵至在张家附近的山脚下垦出两亩薄田,搭了两间茅屋,一间居住,一间用作私塾教授学生。除了张家的子弟,附近也常有小儿过来读书。
十年前,全家勒紧裤腰带,送赵至去私塾读书。首先是从《论语》开始,《论语》第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十年后,当年的学生变成了老师,不变的是这朗朗读书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