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慈安寺的硝烟尚未散尽,皇宫的琉璃瓦已在暮色中染上血色。施意靠在温瑾肩头,马车碾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每一声颠簸都牵动着小腿的伤口。车窗外禁军甲胄的寒光闪过,预示着京城即将迎来的风暴。
“皇后怕是要动手了。” 施意指尖摩挲着那半枚双鱼玉佩,玉质被体温焐得温热,“三皇子谋反证据确凿,正好给了她清洗朝堂的机会。”
温瑾为她调整坐姿,伤口的刺痛让她微微蹙眉:“张统领已在寒山寺布下天罗地网,就等三皇子自投罗网。只是……” 他望着窗外掠过的宫墙,“皇后的势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深。”
马车在侯府侧门停下,林晚晴早已提着药箱等候:“小姐,奴婢已备好金疮药和安神汤。” 她眼尖地看到施意裙摆的血迹,眼圈瞬间红了,“伤口是不是裂开了?”
回到卧房上药时,施意忽然发现林晚晴腕间多了串银丝手链,链坠是枚小巧的铜鱼:“这是漕帮帮主送的?”
林晚晴脸颊微红:“帮主说这是漕帮信物,凭此可调动江南分舵。他还说…… 父亲当年是为保护苏家才假意依附影阁。” 她将铜鱼旋开,里面藏着张极小的字条,“这是父亲留给漕帮的密信,说影阁背后还有更大的靠山。”
施意展开字条,上面只有 “东宫” 二字。她心中一惊,难道太子生前也牵涉其中?正沉思间,管家匆匆来报:“二小姐,宫里传旨,明日卯时请您和温公子入宫面圣。”
“这么快?” 施意与温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深夜传旨必有蹊跷,恐怕不只是论功行赏那么简单。
次日天未亮,施意便被林晚晴唤醒梳妆。月白色宫装外罩着件石青披风,既符合她病弱的身份,又不失庄重。温瑾已在府外等候,天青色锦袍衬得他身姿挺拔,只是眼底的青黑泄露了彻夜未眠的疲惫。
“我已查明,昨夜三皇子府火光冲天,似是走水。” 温瑾低声道,马车缓缓驶入晨雾,“但据内线回报,三皇子早在火灾前就已潜逃,去向不明。”
施意心头一沉:“定是皇后故意放他走的,想借追捕之名铲除异己。” 她忽然想起影阁花名册,“地宫虽塌,但花名册若被皇后找到,不知多少官员要遭殃。”
穿过太和殿广场时,晨光恰好漫过汉白玉栏杆。朝房里已有几位官员等候,见到他们进来,礼部尚书赵大人率先起身:“温公子,施小姐,昨日之事辛苦二位了。” 他眼中闪过复杂,李主事正是他的门生。
正寒暄间,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晨雾:“陛下驾到 ——”
金銮殿内气氛肃穆,龙椅上的皇帝面色憔悴,咳嗽声不时响起。皇后端坐于侧,凤钗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施意与温瑾跪拜行礼时,余光瞥见御座旁的案几上,赫然放着那封三皇子与藩王的密信。
“平身吧。” 皇帝声音沙哑,指着案几上的密信,“慈安寺之事,你们从头说来。”
温瑾上前一步,将地宫所见所闻娓娓道来,隐去了皇后玉珏的细节,只说是偶然发现影阁踪迹。施意补充证词时,特意提到军械箱上的苏字标记,以及影阁阁主的苏家长子身份。
“苏家……” 皇帝喃喃自语,眼中闪过追忆,“五年前苏州漕运案,朕就觉得蹊跷。” 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皇后连忙上前搀扶,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
“陛下息怒。” 皇后柔声劝道,“此事交由大理寺彻查即可。依臣妾看,温公子与施小姐智勇双全,不如就命他们协助调查?”
皇帝点头应允,当即下旨封温瑾为侍读学士,特许参与查案;施意则被封为安平县主,赏赐黄金百两。看似荣宠,施意却敏锐地察觉到,这不过是将他们推到风口浪尖的棋子。
退出金銮殿时,赵尚书悄悄塞给温瑾张字条:“李主事已畏罪自尽,家中搜出这个,或许有用。” 字条上写着 “吏部库房,丙字三号”。
回到侯府已是正午,林晚晴正对着父亲的铜鱼镇纸发呆。见施意回来,她连忙起身:“小姐,漕帮送来消息,说在苏州河底打捞出艘沉船,里面发现了大量罂粟花种子。”
“罂粟花?” 施意心头一动,影阁标记正是罂粟花,“这定是当年没来得及运走的货物。” 她忽然想起账本上的记录,“五年前他们不仅走私军械,还在苏州种植罂粟!”
温瑾展开赵尚书给的字条:“我们得尽快去吏部库房,李主事藏的东西定不简单。” 他看着窗外渐浓的云层,“今日有雨,正好行事。”
午后果然下起瓢泼大雨。施意与温瑾借着雨幕来到吏部,出示皇帝特赐的令牌后,库房管事不敢怠慢,连忙打开丙字三号库房。尘封的库房里堆满了旧档案,空气中弥漫着霉味。
“按李主事的习惯,重要东西定会藏在不起眼处。” 温瑾翻查着墙角的旧账册,忽然在本《漕运志》里发现个夹层,“找到了!”
里面是本黑色封皮的账本,记录着近五年官员收受漕运贿赂的明细,每页都盖着李主事的私章。施意翻到最后,发现几笔巨额款项的收款人标注着 “内宫”,付款人竟是已故的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与皇后是表兄妹。” 温瑾指尖点在 “内宫” 二字上,“这些钱恐怕都流入了皇后的口袋。” 他忽然注意到账本封底有个奇怪的印记,与林晚晴手链的铜鱼纹路如出一辙。
正待细看,库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温瑾迅速将账本藏入怀中,拉着施意躲进堆满档案的角落。进来的是皇后的心腹张统领,带着几名侍卫翻箱倒柜,显然也是来找东西的。
“仔细搜!陛下怀疑李主事藏了军械账册。” 张统领的声音冰冷,长剑劈开几个木箱,“找不到你们都别想活!”
施意与温瑾屏住呼吸,看着侍卫的刀光在眼前晃过。就在这时,施意怀中的双鱼玉佩忽然发烫,竟在潮湿的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荧光。
“那里有光!” 侍卫发现了异常,举刀朝角落走来。千钧一发之际,温瑾推倒档案柜,借着混乱拉着施意从后门逃出。
雨水打湿了两人的衣发,施意紧紧攥着怀中的账本:“皇后定是知道账本的事,这才急于销毁证据。” 她忽然想起账本上的太子太傅,“难道太子之死也与皇后有关?”
回到侯府时,林晚晴正焦急地在门口徘徊:“小姐,宫里出事了!赵尚书被指认是影阁成员,刚刚被禁军抓走了!”
施意心中一沉,皇后果然开始清洗朝堂了。她将账本藏入暗格,对林晚晴道:“快取父亲的旧地图来,我要查太子太傅的苏州别院。”
地图展开在桌上,施意指着太湖旁的标记:“这里是太傅的别院,离沉船地点不到十里。” 她忽然注意到地图角落的朱砂印记,与账本封底的铜鱼纹完全吻合,“这是漕帮的暗号,说明父亲曾去过那里。”
林晚晴忽然想起:“父亲日记里提过‘月下观鱼’,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看来定是指这个别院。” 她从铜鱼手链里取出片鳞甲,“这是漕帮找到的钥匙,说是能打开太傅别院的密室。”
暮色四合时,温瑾带着个意外之人回到侯府 —— 沈姑娘的贴身丫鬟绿萼。小姑娘浑身湿透,见到施意便 “扑通” 跪下:“施小姐,求您救救我家姑娘的弟弟!”
“沈姑娘还有弟弟?” 施意连忙扶起她,林晚晴递过姜汤。
绿萼喝了口姜汤,颤抖着说:“小少爷今年七岁,被影阁藏在苏州,姑娘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救出他。” 她从怀中取出个布偶,拆开后里面是张字条,“这是姑娘藏的地址。”
施意展开字条,上面的地址正是太子太傅的苏州别院!她与温瑾对视一眼,都明白了沈姑娘的苦心。原来她接近三皇子,不仅是为查清生母死因,更是为保护幼弟。
“我们明日就去苏州。” 温瑾语气坚定,“既为查案,也为救人。” 他看着窗外的暴雨,“皇后清洗朝堂,京中已不安全,正好借南巡之名避避风头。”
深夜整理行装时,施意发现绿萼送来的布偶肚子里还有夹层,藏着半枚龙纹玉佩。她将玉佩与皇后给的玉珏拼在一起,竟组成完整的龙形图案:“这是…… 东宫的令牌!”
林晚晴凑过来看:“父亲说过,太子有枚随身玉佩,能调动京畿卫戍。难道沈姑娘的弟弟与太子有关?”
施意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若沈姑娘的弟弟是太子遗孤,那所有线索都串联起来了。皇后处心积虑除掉沈姑娘,恐怕就是为了掩盖这个秘密。
次日清晨,皇帝南巡的圣旨果然送达,命温瑾随行记录,特许施意陪同照料 —— 显然是皇后的安排,既监视他们,又利用他们寻找三皇子的踪迹。
码头的官船早已等候,林晚晴扶着施意登船时,绿萼抱着布偶站在船头,望着苏州方向默默祈祷。温瑾站在甲板上展开地图,指尖划过运河航线:“我们会在扬州停留一日,漕帮的人会在那里接应。”
船行至江心时,施意忽然看到岸上有个熟悉的身影,是张统领的心腹。她对温瑾使个眼色,两人默契地转身进舱。皇后果然派了人监视,这场南巡之旅,注定不会平静。
入夜后,施意被甲板上的响动惊醒。她悄悄推窗,看到温瑾正与个黑衣人低声交谈,那人袖中露出漕帮的铜鱼标记。月光下,她隐约听到 “军械”“藩王” 等字眼,心中愈发不安。
回到船舱,林晚晴正对着铜鱼镇纸出神:“小姐,这镇纸的鱼眼能转动。” 她轻轻一转,镇纸底部弹出个小抽屉,里面竟是枚东宫侍卫的腰牌!
“这是父亲的贴身侍卫腰牌!” 林晚晴惊呼,“难道父亲当年是东宫侍卫?”
施意拿起腰牌细看,背面刻着的编号与太子太傅账本上的记录一致。她忽然明白,林父不仅是苏州知府的幕僚,更是太子安插在江南的眼线。这场看似偶然的旧案,实则是东宫与后宫的权力博弈。
船行至扬州码头时,漕帮帮主早已等候。见到施意,他递过个紫檀木盒:“这是从影阁分舵搜出的密信,说三皇子已投靠淮南藩王,正集结兵力准备谋反。”
施意打开木盒,里面除了密信,还有本影阁花名册,上面赫然有几位皇子的名字,甚至包括已故的太子。她指尖划过太子的名字,忽然注意到落款日期正是太子驾崩前三天。
“太子是发现了影阁的秘密才被灭口的。” 温瑾眼中闪过凝重,“皇后既要掩盖太子遗孤的秘密,又要铲除三皇子这个威胁,真是一箭双雕。”
扬州城的雨淅淅沥沥,施意站在船头望着江南的烟雨,忽然想起慈安寺初遇的那个清晨。那时她以为只是穿书后的求生之路,却不知早已踏入命运的棋局。手中的双鱼玉佩在雨中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温瑾掌心的温度。
林晚晴将烤好的栗子递过来:“小姐,帮主说苏州那边已安排妥当,我们明日就能见到小少爷。” 她忽然指着远处驶来的商船,“那是漕帮的船,好像在发信号。”
商船桅杆上挂着面罂粟花纹的旗帜,却在风中缓缓翻转,露出背面的梅花印记 —— 那是皇后的暗号。施意心中一凛,原来漕帮里也有皇后的人。这场南巡之旅,果然危机四伏。
温瑾握住她微凉的手,晨光中眸色坚定:“别怕,无论前路多险,我都会护着你。” 他从袖中取出个香囊,与施意送他的那个竟是一对,“这是母亲绣的同心结,说能保佑我们平安。”
施意望着香囊上纠缠的丝线,忽然觉得江南的烟雨也变得温暖起来。无论皇后的阴谋多深,影阁的势力多广,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定能揭开所有秘密。只是她不知道,在苏州的烟雨深处,还有更惊人的真相在等待着他们。
深夜的扬州城,漕帮分舵的密室内,帮主正对着封密信发愁。信上只有寥寥数字:“太子未死,速寻双鱼玉佩。” 窗外的雨敲打着芭蕉叶,像极了五年前苏州河上的风雨声,预示着又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