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展的清晨,阳光穿透雨后的云层,像被洗净的琉璃,温柔地洒在美术楼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斑斓的光晕,如同无数细碎的梦境在空中飘散。展厅外,人群渐渐聚拢,低声议论着昨晚突然出现的那幅新画——《镜头后的她》。画中江南栀的倒影温柔而真实,与《暗房里的光》并列悬挂,像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悄然诉说着某种隐秘而深刻的情感。
江南栀站在两幅画前,第一次,没有低头看相机。
她穿着一件浅灰色的棉布衬衫,袖口卷起,像画中人一样。她的手,轻轻握着章小鱼的手。章小鱼侧头看她,嘴角微扬,眼中是藏不住的笑意,像终于等到了春天的栀子花。阳光落在她们交握的手上,仿佛为这一刻镀上了一层金边。
林晚抱着一盆新栀子花走来,花瓣洁白,花苞微绽,香气淡淡地弥漫在空气中,像一首无声的诗,轻轻唤醒沉睡的记忆。
“这次,别再弄丢了。”她笑着将花递到南栀手中,“我托人从老巷那家花店买的,和你搬走的那盆,是同一株的分枝。”
江南栀接过花,指尖轻抚花瓣,眼底泛起微光。她点点头:“嗯,这次,我好好养着。”
章小鱼伸手轻轻拂去她发梢的一片落叶,低声说:“以后,我们一起养。”
人群传来一阵轻叹,有人举起手机拍照,有人低声议论:“这俩是情侣吧?”“听说是双人展,没想到情感这么深。”“那幅《镜头后的她》,简直是告白信。”
江南栀没有躲,没有逃。她只是轻轻将章小鱼的手握得更紧,像在宣告:我终于,不再害怕被看见。
可就在这时,展厅入口处,一个陌生的女人静静站着。
她穿着米色风衣,长发微卷,手里捏着一封泛黄的信封,边缘微微卷曲,像是被反复摩挲过无数次。她目光落在南栀身上,像隔着时光的凝视,带着歉意、愧疚,还有一丝近乎卑微的期盼。
江南栀猛地抬头,瞳孔骤缩。
——是她。
那个在高中时突然消失、再无音讯的人——苏晴。
她曾是江南栀高一时期的同桌,是那个在她刚入学时主动递来笔记本、陪她走过最孤独日子的女孩。她们曾一起在图书馆熬夜复习,一起在操场看星星,一起在雨天共撑一把伞。江南栀曾以为,苏晴是她生命中第一束光,是她终于可以卸下防备、坦然做自己的港湾。
可高二下学期,苏晴突然转学,没有告别,没有解释,只留下一张字条:“对不起,我必须走。”
江南栀找过她,问过所有人,却始终没有答案。那段时间,她开始沉默,开始用相机隔绝世界,开始相信——所有靠近的光,终会熄灭。她把那盆苏晴送她的栀子花搬进宿舍角落,任其枯萎,像在祭奠一段无疾而终的友情。
而如今,苏晴回来了。
她一步步走近,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像钟摆,一下下敲在南栀的心上。
“南栀,”她停下脚步,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颤抖,“我回来了。”
人群安静下来。章小鱼察觉到异样,轻轻收紧了握着江南栀的手,像在说:“我在。”
江南栀没有松开章小鱼,只是盯着苏晴:“你来干什么?”
苏晴低头,将那封泛黄的信递出:“这封信,我写了三年,却一直没敢寄出。今天,我终于有勇气,亲手交给你。”
江南栀没有接。
她看着那封信,像看着一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她知道,一旦打开,某些被她深埋的伤疤,就会被狠狠撕开。她怕自己会回到那个雨夜,回到那个在电话亭里哭到失声的自己。
“你当年为什么走?”她声音冷得像冰,“一句话都没有,就消失了?你知道我找了你多久?我甚至去你家楼下蹲守,问你邻居,问老师……可没人知道你去了哪里。”
苏晴闭了闭眼,喉头滚动,声音低哑:“我父亲突发心梗,当场昏迷。母亲在医院哭到晕厥,我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收拾,就被舅舅接走,连夜飞往瑞士。我写了字条,求班主任转交,可后来才知道,你当天就搬了宿舍,像在逃避什么。我写信,寄到你旧地址,可全被退回。我试过联系你,可你换了号码,注销了社交账号……南栀,我不是不想告辞,我是……找不到你。”
[那时的江南栀不知道,那张轻飘飘的“对不起,我必须走”,是苏晴在凌晨三点的病房里,用颤抖的手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她更不知道,那封字条,是苏晴在父亲抢救室外,哭着撕碎又拼回,最终才鼓起勇气留下的告别。
那天清晨,天还没亮。
苏晴正趴在书桌前温习物理笔记,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撕心裂肺的哭喊:“你爸倒了!在阳台……救护车刚来……你快回来!”
她脑子一空,书本哗啦散落一地。她抓起外套就往外冲,连鞋带都没系好。赶到医院时,父亲正被推进ICU,母亲瘫坐在走廊长椅上,双眼无神,手里攥着一张心电图,像攥着最后一根稻草。
“他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立刻做手术。”医生语气沉重,“术后要长期疗养,建议转往瑞士的康复中心——那里有最先进的设备,也有我们合作的专家团队。”
“瑞士?”苏晴愣住,“可是……我在上学,南栀她……”
母亲猛地抓住她的手,指甲几乎掐进她的皮肉:“晴晴,你爸快不行了!现在不是考虑学校的时候!你舅舅已经在办手续,今晚就走!你必须跟我们走!”
“可我……还没跟南栀说……”她声音发抖。
“没时间了!”母亲崩溃地哭喊,“你爸要是走了,你连见他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你还想不想他活着?!”
苏晴怔住了。
她回头望向窗外,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像极了她和南栀一起在操场看日出的清晨。她们曾约定,要一起考同一所大学,一起租一间带阳台的房子,种满栀子花。她甚至偷偷画过一张草图,画中两个女孩坐在藤椅上,阳光洒在她们交握的手上。
可现在,父亲的生命正在流逝,而她,必须在“友情”与“亲情”之间,做出选择。
她不是不想告别。
她曾偷偷溜回学校,在江南栀的课桌里塞了一封长信,写满了“对不起”和“等我回来”。她甚至在放学后躲在教学楼拐角,看着江南栀走进教室,想冲上去抱住她,说一句“别怕,我不会丢下你”。
可她不敢。
她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哭,怕江南栀一挽留,她就再也迈不动离开的脚步。她怕自己若看见江南栀流泪,会当场崩溃,放弃一切留下。
她更怕,江南栀根本不在乎。
毕竟,江南栀总是那么安静,那么疏离。她从不主动联系她,从不主动邀她同行。苏晴曾无数次问自己:我是不是太热情了?她其实并不需要我?她会不会觉得我烦?
于是,她最终只留下一张字条,塞进南栀的笔袋。
她写:“对不起,我必须走。”
她没写“我会想你”,没写“等我回来”,因为她怕这些话太重,压垮南栀,也压垮自己。
她走的那天,下着小雨。
她坐在车里,望着学校的方向,泪水模糊了视线。她让司机绕路,从南栀家楼下经过。她看见南栀的房间灯还亮着,窗帘半开,她模糊的身影正低头翻书。
她多想冲上去,敲开那扇门,说一句:“我走了,但不是因为你不重要。”
可她没有。
她只是把一张江南栀送她的栀子花书签,夹进那封未寄出的信里,一起留在了课桌抽屉的最深处。
在瑞士的头三个月,她每天写日记。
她曾无数次想回国,可父亲术后恢复缓慢,母亲精神崩溃,她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她学会做饭、学会与医生沟通、学会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所有风雨。她变得坚强,可心底那个“南栀”的角落,始终空着,像一道从未愈合的伤口。
直到她看到讲南栀的作品展预告。
《暗房里的光》——那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尘封三年的记忆。她看着画中那个低头调试相机的女孩,背影那么熟悉,那么孤独。她忽然明白:江南栀从未放下,就像她一样。
她终于鼓起勇气,买了回国的机票。
她不是来重续友情,也不是来争夺什么。她只是想说一句:“当年的离开,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我太害怕失去。”
她只是想让江南栀知道——
你值得被留下,哪怕我没能做到……]
江南栀怔住。
她从未想过,答案竟是这样。
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是苏晴厌倦了她,是她不值得被留下。她甚至怀疑过,是不是自己太过沉默,太过冷漠,让苏晴觉得无趣。她曾无数次在日记里写道:“也许,我不适合被爱。”
可原来,是命运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那现在呢?”章小鱼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坚定,“现在你回来了,是想做什么?是来重新开始,还是来打扰她的生活?”
苏晴看向章小鱼,目光在她与江南栀交握的手上停留片刻,轻声说:“我不是来打扰的。我只是想告诉她真相。我想让她知道,当年的离开,不是她的错。我想让她……放下。”
她将信轻轻放在展台边缘,像放下一块沉重的石头:“信里有所有解释,也有我这三年的日记。如果你愿意,可以看看。如果不愿意,我也不会强求。我只是……不想再让遗憾,继续生长。”
说完,她转身离开,背影决绝而孤独,像一片被风吹走的落叶。
展厅内一片寂静。
江南栀站在原地,手心全是冷汗。她望着那封信,像望着一道通往过去的门。她知道,打开它,意味着要重新面对那段被她封存的伤——那段她用冷漠与疏离筑起高墙去抵御的痛。
章小鱼轻轻抚上她的手背:“你想看吗?”
江南栀摇头,又点头,声音沙哑:“我不知道……我怕看了,会回到从前。怕自己又变成那个不敢相信爱的人。”
“可你已经不是从前的你了。”章小鱼轻声说,指尖轻轻捻去她眼角的一滴泪,“从前的你,一个人扛着所有伤,一个人在暗房里显影孤独。可现在,你有我。你不必再一个人面对。我可以陪你一起看,一起哭,一起恨,一起原谅。”
江南栀抬头看她,眼中泛起水光。
她忽然明白,章小鱼给她的,不只是爱,更是一种安全感——一种让她敢于面对过去的勇气。章小鱼的爱,不是占有,而是陪伴;不是替代,而是共担。
她缓缓拿起那封信,指尖颤抖。
信封上,是苏晴熟悉的字迹:“致江南栀:当我终于有勇气写下这些,希望你已找到属于你的光。”
她拆开信,展开第一张纸——
“南栀: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用一封信,去弥补三年前的仓促告别。
那天清晨,父亲在阳台倒下,母亲哭着打电话,我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收拾,就被拖上车。我写了字条,可没来得及交给你。我求老师转交,可后来才知道,你当天就搬了宿舍,像在逃避什么。
我在国外的日子,每天都在想你。我写日记,写信,可始终不敢寄出。我怕你已放下,怕我的出现,会打乱你的生活。
直到我看到你的作品展预告,看到《暗房里的光》,我才知道——你还在等一个解释。
而我,终于有勇气,来还你一个真相。”
江南栀的视线模糊了。
她想起高二那年,她每天去苏晴的座位等她,等了整整一个月,才接受她真的走了。她曾站在教学楼顶楼,看着夕阳,问自己:“是不是我不够好,所以留不住任何人?”她曾以为,爱是需要被证明的。可苏晴的信告诉她——有些离开,与你无关。
章小鱼轻轻抱住她,在她耳边低语:“你值得被爱,无论以何种方式。过去的事,不是你的错。而我,会一直在。”
江南栀靠在她肩上,终于哭了出来。
不是为苏晴,而是为那个在雨夜里独自哭泣的自己,为那个用相机隔绝世界的自己,为那个以为“光终会熄灭”的自己。
[她终于明白,有些伤,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但可以因为爱,而被治愈。]
“旧伤撕裂,不是为了让人沉沦,而是为了让光照进来。
有些离开,与爱无关;有些归来,只为释然。
而真正的治愈,不是忘记过去,
而是带着伤痕,依然愿意相信爱。
江南栀终于明白——
她不必完美,才值得被爱;
她只需真实,就已足够。”“旧伤撕裂”,不是终点,而是重生的开始。
而江南栀,终于,开始愈合。
她不再害怕告别,因为她知道——
真正的爱,不会因为距离而消失,只会因为等待而更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见故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