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有个修仙宗门天云阁看上了这里灵鱼的生意,每年三月过完清明,便会乘仙船来采卖灵鱼运到外面转卖,村民每年都可以趁这个时候赚上一笔。
而由于灵鱼只生长在这片海域,为了保证货源,天云阁也将这附近的村镇划入守护范围,免受妖魔侵害。
宁芜还得知,仙船每年三月份来这里除了采买灵鱼,随船的修者为了挣点外快还愿意顺路捎带一些乘客到外面。
虽然这里的生活十分安逸,但偶尔也有想去外面挣大钱或寻找机缘的人。
若是要乘船离开,可以给船上的修者一些金银或者灵石,至于给多少,时叙从未想过离开这里,自然未曾知晓了。
两人从村子外围开始逛,边走边说,渐渐往村子中心较繁华的街巷靠近,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村子里来了生人,村民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时,一位婶婶迎面朝两人走来,笑盈盈地打趣道:“小叙呀,这是哪家的姑娘,长得这般好看,以前怎么没见过。”
时叙按照和宁芜说好的回道:“这是我娘亲那边的表妹,家里发了洪灾,特地来投奔我家的。”
转头又向宁芜介绍:“这位是赵婶,就住在我们家不远,是多年的邻居了。”
宁芜朝赵婶欠身行礼:”赵婶好。”
这里民风淳朴,赵婶见宁芜谦和有礼,更觉得喜爱,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赵婶捧着宁芜的双手放在手心,柔声道:“好孩子,既然来了这里就好好住下,别想那么多,什么病啊灾啊都过去了。
小叙父母去的早,你来了正好可以作个伴,家里要是缺什么,只管来我家取,小叙知道路的。”
许是经常干活,赵婶的手有些粗粝,但掌心很是温暖,这让宁芜想起了娘亲,也是这样一双粗糙的手,为她缝衣,为她挽发,想着想着,宁芜的眼眶有点湿了。
宁芜很快平复心情,对赵婶露出这么多天以来最灿烂的笑容,笑着回道:“好,谢谢赵婶。”
赵婶又轻轻拍了拍宁芜的双手。
临近中午,远处渐渐飘来饭菜的香味儿,赵婶突然想起了什么,拍了拍脑袋说道:“光顾着跟你们说话,我还要回家做饭呢,你们跟我到家里去坐坐。”
时叙怕宁芜难为情,婉言道:“我和表妹还要去铺子里置办些东西,下次再去赵婶家。”
赵婶:“行,那你们快去吧,给你表妹买点好吃的。”
“赵婶放心。”
时叙说罢便和宁芜朝村子中心走去。
村子中心地势比其他地方都平坦,约有五六条街,汇聚着各式各样的商铺,虽谈不上繁华,倒也能满足村民们的需求。
有条街的尽头坐落着一座不大的庙宇,门口长着一棵树,树干有水桶那么粗,枝繁叶茂,树枝上挂满了祈福用的红布条。
走了半天,两人都有些饿了,恰巧路过一个馄饨摊,鲜美的香味从汤锅里飘出来,于是两人决定在这里解决午饭。
时叙向老板要了两碗馄饨,又去旁边的摊子买了两个酥饼,将其中一个递到宁芜手里。
很快老板将馄饨端了上来,汤色乳白,十分鲜香。
时叙说道:“这汤是海鱼熬的,馄饨也是鱼肉馅的。”
宁芜尝了一口,果然和以前吃过的馄饨味道都不一样,别有一份风味。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她总是想起小时候的事,想起爹爹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给她带好吃的,晚上娘亲在她床边做针线活儿,等她睡着才熄了灯离开。
造化弄人,那样好的爹爹和娘亲,她再也见不到了。
时叙见对面的人一脸悲伤的样子,有些心疼。
一滴泪落进汤碗里,宁芜埋头啃起酥饼,没有察觉碎渣沾满了嘴角。
时叙轻轻地笑了。
宁芜听见笑声抬起头,眼神呆呆地望着他。
时叙指了指自己的嘴角。
宁芜用手在嘴边蹭了蹭,还有些碎渣没有清理干净。
时叙抬起手,用袖子轻轻擦了擦宁芜的脸颊。
宁芜觉得怪怪的,咬了咬嘴唇,好像被时叙袖子擦过的地方有些烫。
吃罢午饭,两人四处闲逛消食,恰巧遇到一间杂货铺子在招工。
询问过店主得知,从前是店主的女儿在这里帮忙,后来店主女儿有了身孕,现在月份大了,不方便做这些粗活,回家休养去了,所以需要招个帮手。
铺子不大,进了店门便能一览无余,右手边是柜台,左边和正对面是高大的货架,上面放着雨伞、蓑衣、斗笠之类的,地上还散落着竹编的筐篓,正中央还有些小台子,用来放些针织物品。
听店主说村子里的妇人们有时候会缝了手套、围巾之类的放在店里寄卖,赚些零钱补贴家用。
这些寄卖都是免费的,杂货铺并不从售款中抽成。
店主又向时叙问了些宁芜的情况,这里的邻里街坊大都互相知晓,很快双方便商定,明天开始来店里帮忙,每个月二十文铜钱,每日的要做的就是整理货架,出货、进货、钱款都做好记录。
回去的路上,宁芜蹦蹦跳跳的,很是开心。
先攒一点钱,将来说不定还能在山上找到灵石,等采买灵鱼的仙船来了,跟着仙船到大的仙城去,拜入仙门修炼,总有一日要给爹娘报仇。
时叙跟在宁芜后面,看着她轻快的身影。
突然宁芜转身朝他跑来,扯着他的衣袖:“别走那么慢嘛,我还不认路,你走前面。”
刚开始的几天,时叙都是先送宁芜到杂货铺子,然后再到药铺,晚上宁芜等时叙来了,两人再一起回家。
所幸两个地方离得不远,而且还算顺路。
等宁芜把路都熟悉了,便不再让时叙接送,独自一人往返了。
杂货铺的活并不累,店主还有其他事情要忙,只偶尔来店里,大多时候都是宁芜一个人看店。
一日,宁芜坐在柜台后面凝神调息,忽听见门口的茶摊上有人在讨论天云阁仙船的事。
“你想好了吗?真的要跟着仙船离开啊。”
“这也没有办法,媳妇天天嫌我没本事,老丈人家也抬不起头来,等我在外面发达了,看他们还有什么说法。”
“打渔种田是赚的不多,不过咱祖祖辈辈不都这样过来了吗?这几年倒是也跟着仙船出去过几个人,可你见过有人回来吗。别到时候钱没赚着,先掉进海里喂鱼了。”
“呸呸呸,不会说点好的。说不定人家在外面当神仙了呢,还回这破地方干嘛!”
“这也有可能。不过那仙船可不好上吧,我听说花费可不小呢。”
“我也在为这事发愁呢,若是给银钱,恐怕要上百两银子,我把家产都卖了也凑不出来十两。”
“那你怎么办?难道是想……”
“哎,付不起银子,只能到山上找点灵石了,我打听过,鸡蛋大的灵石,品质好点的,只要二十块,要是能挖到鹅蛋那么大的,只用付十块就够了。”
“行,你要是发达了,可别忘了带带兄弟我啊!”
“那是自然。”
两人又互相吹捧了一番,宁芜将关键信息记下,后面的话自不必听,只专心调息。
傍晚,宁芜关了店门回家,走到巷子口,远远就闻见了鲜美的香味。
进了院子,就看到时叙围着灶台打转。
时叙见宁芜回来,笑着说:“今天回来得早,顺路买了两条鱼,汤快熬好了,你洗洗手先坐会。”
夕阳余光洒在院子里,鱼汤的香味四处飘荡,宁芜觉得心仿佛被暖意填满。
不一会儿,时叙就把汤盆端到堂屋的桌子上,随后摆好碗筷,又端上来一盘青菜,两碗米饭,招呼宁芜来吃饭。
许是照顾娘亲时练就的厨艺,时叙做饭很好吃,最起码很合宁芜的口味。
吃完饭,宁芜觉得有点吃多了,坐在桌子旁发呆,随意问道:“你知道哪里有灵石吗?”
时叙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回着:“我上山采草药时,曾在山洞里见过会发光的石头,可能就是你所说的灵石。”
“那你能带我去找一些吗?”
“当然可以,不过要挑一个好天气,要是在山上遇上大雪,路就很难走了。”
“嗯。”宁芜点了点头,“白天我听人说,若是想乘仙船离开,要付二十块鸡蛋这么大的灵石作船资,还要品质好的,不知道能不能找够。”
时叙回应:“现在上山的话,只能在外围挖一些,应该是不够的,要是想找个头大品质又好的,还要往山上深处走,恐怕就不能当天往返了。”
宁芜听罢兴致缺缺:“算了算了,还是等冬天过去再说吧,不急于这一时。”
夜晚,一场大雪无声落下,覆盖万物,满地皆白。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不知从什么时候,时叙的神色越来越倦怠,晚上睡觉时,宁芜偶尔能从时叙的屋子里听来咳嗽声。
往常时叙都是做好早饭在灶上热着,自己先去药铺做工。
今日宁芜起来,发现灶还是冷的,甚是反常,快步朝时叙屋子走去。
她敲了敲门,见里面没人回应,便推门进去,看到时叙躺在床上紧闭双眼,皱着眉头,额头冒着冷汗。
宁芜将手贴在时叙额头上,触感冰凉,立即拈诀将灵力输送到时叙体中。
过了许久,时叙眼睫微颤,悠悠转醒,模糊中看到宁芜满脸焦急的神情。
他想安慰她,但是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不用担心,我没事。”
宁芜想问他为什么突然病得这么重,但看他气若游丝的样子,便嘱咐道:“你好好休息,我去抓些药回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