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 第123章 偷题

第123章 偷题

薛宝钗往客房走来,湘云正在灯下,计划着如何设东拟题,看到她来,高高兴兴拉她坐下,道:“宝姐姐,我刚想了一个极妙的主意,你听听好不好?”

宝钗笑着,让她往下说。

湘云笑道:“我才进园时,一阵微风吹过,带着扑鼻的馨香,沁人心醉,我便知是桂花开了。”

“所以寻香而去,果然看到藕香榭水亭下的两颗桂花树开的正好,我便登上亭子,站在高处往下看,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宝钗笑着摇了摇头,道:“我猜不出。”

湘云合着手,眼睛亮晶晶的,道:“近处是亭台、石阶、桂花、游鱼;远处是晚霞、水鸟、秋水、西山……“

“既有王勃《滕王阁序》中描绘的景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有张抡在《踏莎行》中描绘的景象,‘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又有张云敖在《品桂》中描绘的景象,‘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我想,这正是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宝钗一听,便猜到了,她必是想将众人邀到藕香榭处,嗅桂花,赏秋景,举杯共邀一江秋色,趁着酒兴豪情,挥墨写诗。

如同曾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暮春时节,和三五好友于长溪中沐浴、乘凉、咏歌而回。

如同永和九年的王羲之,在三月上旬,和一众文人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流觞曲水,饮酒作诗。

如同魏晋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刘伶等等,集于山阳竹林之中,弹琴唱歌,肆意酣畅。

那怎么能行呢?

这样一来,符合探春起诗社的初衷,她们几个公子小姐倒高兴了,可李纨一定不悦。

这几年,她在府里看的分明。

李纨作为寡妇,虽活得跟槁木死灰一般,但心却没死,她眼红嫉妒王熙凤,怨恨婆婆王夫人,看不惯府里这些无忧无虑的千金小姐、王孙公子。

她的胸腔肺腑里,充斥着满满的不甘。

几年前,黛玉来府,三春移至抱厦居住,她奉贾母之命,像老妈子一样,看顾迎春、探春、惜春。

王夫人从来不管三春,可一旦三春生了病,她就冷着脸,前前后后的使唤李纨……

这积蓄已久的怨气,被忽视冷落的愤恨,李纨无法朝婆婆撒,只能移至三春、以及受宠的宝黛头上。

探春起诗社,终于让她抓到机会了!

虽然中间多了一个膈应死人的妙玉,但那种拥有权利,可以支使别人,评判别人,为难别人,所有人都得乖乖听她话的感觉,她是绝绝对对不肯放下的。

更何况,她能支使、评判、为难的,除了三春,还有府里的凤凰宝玉,以及探花家的千金黛玉。

而今又多了一个送上门来的侯府小姐史湘云。

若是湘云坏了她的规矩,把考试当成玩乐,李纨头一个恨的就是湘云,第二个疑的,就是把湘云邀到蘅芜苑住的她。

李纨是友非敌,宝钗自然不肯得罪了她。

何况,宝钗亦有一番筹谋。

湘云这个出题人在她这里,是个多好的机会!她可以偷题,提前写好诗啊。

但若要提前准备,光知道题目不行,还有一个限韵的大麻烦,不知道韵,提前写也白写。

韵脚是迎春当场随机抽的,连迎春自己都不知道,她更不能未卜先知了。

所以,得跟湘云说,明儿写诗,不要限韵。

如此,事成了一半。

另一半就是,她若想夺魁,还得难住其他人,尤其是得难住林黛玉。

题目上肯定难不住,林黛玉什么样的题目都能写,越是新奇越是刁钻古怪的,她写得越好越出彩。

所以,为了不让她出风头,首先,得选一个寻常的诗题,另外,还得在数量上难她一难。

上回,一人一首诗,一炷香的时间,林黛玉刚好写完,那这一次,一人三首诗,也不用限时间,正好可以比比谁的才思敏捷。

她都提前知道题目了,肯定比林黛玉写得快。

不过,她才华力压林黛玉的场面,得让全府人都看到才行。

而今正好利用湘云,让她开口去请贾母,贾母不应她们的请,但一定会应史湘云。

贾母来了,邢夫人,王夫人等等,府里的重量级长辈不都得跟来?

还有就是,因为上次一碗小荷叶小莲蓬汤,最近府里暗中传着些“薛家穷”“没钱”“装相”的流言。

宝玉挨打受伤后,她们薛家口头上的人情做了不少,但一点儿实际表示都没有,从头到尾,只有她送的几丸棒疮药,后来被人知道,那棒疮药是凤仙花配着茯苓制的,虽然对症,却不值几个钱。

别说府里其他人了,就是姨娘王氏,看她们薛家人的眼神都有些异样:何以穷到如此呢?

因为这些事情,母亲深感窘迫,坐立难安。

她们家虽日渐败落了,但其实也没那么穷,不过,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她们跟国公府是没法比的。

当年,薛家靠攀王家的关系上去,王家靠攀贾家的关系上去的,薛家和贾家,中间差着一个王家。

那些个做汤的银模具一出,母亲首先就心怯了,再听王熙凤一说,不知要花多少钱,哪敢应承请客?

何况,姨娘明显很厌恶那劳什子荷叶莲蓬汤,她们为了一时面子,把靠山得罪了,何必呢。

但,没面子也不成,人都是巴富欺贫的,想在这府里长住,就得把面子给捞回来。

她们在贾家住了这么多年,怎么都得请一请老太君,才能堵住悠悠之口。

还有就是,上回贾母给她做生日,论礼她们薛家也得还宴,不然,人看着实在不像样。

只是,贾母厌弃她们薛家,一直想撵她们走的,她们不用开口就知道,贾母绝不会答应。

但湘云就不同了,她是贾母的内侄孙女,好不容易来一趟,贾母怎么可能不给她面子?

拿湘云当椽子,把人请了,把席还了,把风头也出了,正可谓一石三鸟。

遂湘云兴兴头头的半日,宝钗一点儿不接茬,等她发觉不对,问:“宝姐姐,我的主意不好吗?”

宝钗方道:“既然开社,就必要做东请客,你家里又不由你做主,你一个月就几两银子,自己还不够使,怎么请得了大家呢?”

“何况你就算把你几年攒下的银子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不够的,难道为这个往家去要?还是往这里的人要呢?”

湘云闻言,心中生怯,不知道怎么办了。

她原以为,起诗社,无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赏赏景、写写诗嘛,哪儿想到还要请客?

她今年才十二岁,刚至金钗之年,摆筵请客是大事,都是婶婶她们这些大人操心的。

她只负责吃席看戏。

还有,从小到大,她眼里没出现过“钱”这个字。

一个月的例银,都是丫头翠缕收着,她或买什么,或赏人,只吩咐丫头就完了。

她攒下了多少钱,那些钱能买什么,够不够请一顿席的,她心里一点儿数没有。

只是听宝钗的意思,大概是不够的。其实就是够数,她也不知道怎么办。

给府里婆子一些赏银,让她们取几分笔墨,再准备几盘点心,几样酒水,很容易办到。

请客的话,菜肴盘盏从哪儿变来呢?

让人往家取?等送过来,菜都凉了;向贾家厨房点?那就不是请客了。

这个问题,是有钱也解决不了的。

想到这里,湘云顿感后悔,自己不该一时冲动,说要做一个诗社的东道了,若是弄的不好或太寒酸,就太丢脸了。

宝钗先用话,将湘云弄得六神无主,道:“这个我早有主意了,我们当铺有个活计,地里出了好螃蟹,前儿送了几个来,你不知道,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到上屋里的人,有多一半都爱吃螃蟹。”

湘云:“???”

她自小和宝二哥、林姐姐一起长大,怎么不知道他们爱吃螃蟹,还有老太太,她也不知道。

不过,她这个人心粗,别人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她不怎么关注就是了。

宝钗见她脸色狐疑,为了证明所言不虚,信手拈来了一个故事,道:“前儿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赏桂花吃螃蟹呢,只是有事耽搁了,还没有请。”

她抬出王夫人来,湘云总该相信了吧?

反正王夫人也不会拆她的台。

而且,她话里也透漏着,若湘云肯帮王夫人,请动老太太大驾,去园中赏桂吃螃蟹,那么,这顿宴席便不用史湘云自己准备,王夫人知道了,自会让凤姐儿帮她料理的妥妥帖帖。

从头到尾,史湘云只用出一张嘴,在老太太跟前说几句话,大家不但会记得她的好处,还把诗社请客的大麻烦给解决了,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史湘云咬着小辫,面露难色。

她的任务,是请兄弟姐妹,做一个诗社的东道,宝钗这一说,变成连老太太一起,请全府上下人了。

太麻烦了吧。

还有,他们作诗,老太太、太太旁观,算什么一回事呢?其他兄弟姐妹不知道,反正长辈在场,她指定没有诗兴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3章 偷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原神】百年契约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