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一梦华胥国 > 第15章 明月洲结芙蕖社

第15章 明月洲结芙蕖社

竹斜街林宅,浮翠流丹池,明月洲。

“洲”本指“水中的陆地”,但这明月洲却并不完全在水中央,而是临水而建的石制画舫式建筑,这样的景观形式在园林中很常见,也被称为“不系舟”。

舫身三面入浮翠流丹池,仅船尾阁楼与陆地相连,往前是吴夫人和林桓的撷秀楼,往后是林清裴雪和林璟住的梯云室,舟身横向西,正对藏书楼以及林桓的内书房。

岸边以跳板为桥上“船”,船头是台,倾身即可摘莲蓬,前舱是亭,正适合留得残荷听雨声,中舱为榭,两侧皆是美人靠可供小憩,亦使亭台楼阁相连,不畏雨雪。

明月洲却不是前主人的遗留,而是林桓买下宅子后新建的,今夏才落成,恰好池中早荷已盛,正是风景最好的时候。

吴夫人遂写了帖子,请赵夫人和贾敏翁婿来赏花结社作诗。

“原是我的意思,这荷花虽不稀奇,开得也算好,倒也值得一看,再一个也是请妹婿来散淡散淡。”吴夫人带着裴雪和今日放了假的林璟在正门外迎接,“作诗倒在其次了,是这么个意思。”

林璟心说才怪。

也不知是不是先前给手帕交写诗名为“请斧正”,实则夸自己的神童孙子——也就是她,引发了吴夫人的诗兴,他现在见着什么都能想到作诗上去,赏花才是由头,他就是想作诗。

“这是什么话?”赵夫人挑眉,笑道,“我话可撂在这了,我今儿就是作诗来的,要是姐婿这的景儿不好,作不出好诗来,可得自罚三杯。”

哦,对,赵夫人也是奔着吟诗作对来的,他们是一拍即合,加上裴雪和贾敏可谓两拍和合。

吴夫人和裴雪不用说,少时都是当地有名的才男,贾敏是荣国公少男,赵夫人则是先东乡伯的长男,现任东乡伯的长兄,也曾有个才男的名头,少时给舞阳长公主当伴读的时候还沾了公主的光参与编了诗集。

奈何他们出身勋贵,清流文人家的小爷一向不带他们玩,勋贵老亲家的小爷又多不好此道——要么是武将男儿尚武之风不减,不爱诗书爱投壶,要么就跟贾敏的二姐婿王夫人一样,讲究“男子无才便是德”。

难得有吴夫人和裴雪因着亲戚关系要邀他们结社,他们可比早有经验的两翁婿要期待多了。

至于林璟和贾瑗,纯粹是两个凑热闹的——主要是想体验一下结社的感觉。

虽然大雍的文人都爱结社,诗社文社尤其多,棋社画社也不少,但是除非自家人自娱自乐,也没人带小孩玩啊!

所以,林璟就在吴夫人说荷花开得好,很该开个赏花宴的时候,把话题往诗社上歪,并且毫不客气地给自己抢了个“誊录监场”的活,还不忘记小伙伴,给贾瑗谋了“出题限韵”的差事。

也就是《红楼梦》中海棠社里并不大擅长诗词的惜春和迎春的工作,至若如李纨般掌坛评诗,这个且不敢班门弄斧。

“既要起社,便当取了别号来,这才是诗媪的样子。”裴雪虽不是几人里最有年纪的,却绝对是最有结社经验的,连吴夫人也不如他——她家可是开书院的。不说亲身参加的,就是见都比旁人多见几次。

“这话很是,”吴夫人最讨巧,他现住着撷秀楼,就说,“我就叫撷秀居士便是。”

“俗,”虽说了不论世俗的翁婿父子舅侄关系,但到底差了辈分,除了赵夫人,再没人这样直接笑话吴夫人了,“既如此,我就取个桂堂主人好了。”

他素喜桂花,几易府宅,或是天香浮玉,或是金粟岩桂……横竖都没能离了去。

吴夫人再不肯饶他的:“你这岂不也俗?”

“我也没说我是个雅人啊!”赵夫人不以为忤,只同贾敏、裴雪道:“你们年轻人活泛,可不许跟我们两个老人家似取什么居士主人的。”

裴雪一笑:“我却简单,从前在姑苏和人结社都叫的华亭内史,如今还叫这个也就是了。”

这却有一桩缘故,因裴家书院名曰“鹤园”,鹤为高洁之物,裴雪名里又带一个“雪”字,同有高洁之意,裴雪的手帕交就将他比作雪鹤,用“华亭鹤唳”的典故封他作“华亭内史”了。

裴雪对自己这个别号是再满意不过的,待他将这出旧事说出来,吴赵二夫人和贾敏都连称妙极。

贾敏却没得躲懒,便只道:“那我就取兰汀罢。”这却无甚原因,不过是用了“岸芷汀兰”的典,家中又正好有这么一处地方,就借了来罢了。

至于林海有个别号“芷崖”这回事,当着赵夫人的面贾敏是一字也不会提的。

虽然作诗水平尔尔,但是林璟对于起一个别号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见正经要作诗的男诗媪起好了,就不甘示弱上了。

“你又不作诗,何苦白起个号?”裴雪嗔道,只是他一贯奈何不得林璟的,“也罢,我看蔚轩就很妥当。”

贾敏知道远香云蔚轩现给了林璟,便道:“远香指荷,蔚亦有香草之意,今日又在洲中结社,香洲何如?”

众人皆赞这号起的雅,独林璟因着前世印象,只觉“香”之一字俗不可耐,执意换了“云洲”。

吴夫人拊掌而笑:“这个好,我们隽姐儿将来定也能德政传于名邑,文章冠于试场。”

单说这句诗是没什么问题的,确实都是好话,但是“云洲”本是南宋孝宗成穆郭皇后的胞妹郭师元的唯一传世的诗作。

考虑到时代背景,虽然郭师元拍马也比不得王维,但实在很有几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竟写于肃宗乾元元年的黑色幽默。

唐肃宗乾元元年,距离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还有足足五年,与民休息想都别想,民不聊生都是往轻了说的——在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成诗后一年,诗圣杜子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不提别的,回纥纵兵劫掠洛阳过去不足三月,跟“万国衣冠拜冕旒”不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截然相反。

最后林璟结合裴雪的“蔚轩”和贾敏起的“香洲”定下了“蔚洲”二字。

虽然古有“蔚州”,但要么不是一个音,要么不是一个字,比起旁的,倒也没有什么,何况:“我以后游学一准要去蔚州,此地与我有缘。”

她雪团子似的人,小小的一个,强作大人样子一本正经地说着“与我有缘”的话,逗得人直乐。

赵夫人逗她:“你晓得什么叫有缘吗?”

“自然知道!”若果真是个孩子,此时怕是得和赵夫人好生分辩分辩,但林璟虽然因为前世记忆随着今生记忆占了上风而逐渐淡忘,很有几分心智跟着身体往回长的架势,好在还是残留不少,并不中赵夫人的圈套,只是鼓了鼓脸颊,转移话题:“元春,我给你想了一个好的,蘋斋怎么样?”

蘋藻为祭祀之物,引为祭祀之意,兼有美德之喻。

贾瑗在《红楼梦》中为凤藻宫尚书,而“瑗”本意为大孔璧,璧在典礼时用作礼器,林璟取“?”字配她倒也合宜。

只是话不能这么说,林璟眼珠子一转:“前儿不是说你家老太君要将绮霰斋收拾出来给你做书房吗?你还想好了要挂“崇香”的匾呢!藻动浮彩,兰芷吹幽香。浮彩合了绮字,幽香又合了崇香,且柴大家字季畹,如此兰也对上了,可不就差个蘋了?正该你这个主人去补,这样才是四角俱全呢!”

贾瑗喜欢柴静仪,“崇香”崇的就是凝香室的“香”。

这位在林璟前世以“闺阁诗人”留名青史的蕉园五子之一,终于是且只是工写梅竹,笔意韶秀,能鼓琴,擅诗名的柴季畹,而不是必须带上“柴云情次女,沈汉嘉妻,沈用济母,朱柔则婆”那长长一串后缀的柴静仪了。

朱柔则还罢了,并称的才子一道提起也合理,纯属沾光的沈氏父男占这样大比重根本不合理。

“偏你促狭,”赵夫人爱怜地点了点林璟的额头,“叫我说,你这会这样能咬文嚼字的,一会可不许耍赖不作。”

“这个好,我就叫?斋啦!”贾瑗眼睛一亮,林璟正是半桶水晃荡的时候,只恨不得每一个字都有典有故,她又何尝不是呢?

裴雪无奈地轻轻摇头,得了,她本来还说意思意思训一下自家孩子,哪有这样生拉硬拽的?

结果当事人都不在意,他也不好多此一举了,她们小孩自己玩去罢,好在虽有几分强词夺理的嫌疑,但这个别号确实不坏。

吴夫人是东道,序齿又最大,便道;“今儿既是为了这荷花来的,就以荷花为题,?斋只限韵就是。”

才得的雅号,如今正是贾瑗最新鲜的时候,一听吴夫人果真用号来称呼她,兴冲冲地拈阄定了要做七言律诗,又叫小厮去拿了韵牌匣子来:“蔚洲才不肯用香字,就用七阳韵的好。”

林璟也不以为意,反正她就是个凑热闹的:“若这么着,这头一个韵非用香字不可。”

“很是,”贾瑗一边认同,一边不假人手从“七阳”的匣子里又抽了四个韵字来,“是堂、光、望、长字。”

一色的纸笔都已摆好,连着林璟和贾瑗也有份,这几个韵字都算好做,早晚都是要作诗的,连林璟也没推辞——贾瑗还是比林璟在诗词上更有优势的。

毕竟林璟前世都是奔三的人了,思维模式、语言系统等等都已经定型,就算前生记忆日益淡化,有些东西却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哪怕都是从头学起,也和有母语优势的贾瑗没得比,谁叫人家是土著呢?

不过,有得必有失,林璟可以接受。

应试教育罢了,二十年都过来了,现在换个考试方向而已,她还能怕了不成?

说得好像她上辈子是天生就会阅读理解一样,不都是一点点学的?也就是学的内容换了,还不是一样的学。

虽然林璟还是没办法不很痛苦,但是任谁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都会很痛苦——所有为重生高中考好大学高兴的,都有一个前提,不用从新学全新的内容。

特别是本来她都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而现在,她的小船过不了武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明月洲结芙蕖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婚内上瘾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