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一梦华胥国 > 第21章 杏花昨夜方开遍

第21章 杏花昨夜方开遍

本朝春闱例于三月初九开考,连考三场凡九日,但若非实在家境贫寒,少有举子卡着时间赶考。

不说早日来都中适应,免得水土不服,只说如今交通不便,若是卡着点,一着不慎误了考期才叫人绝望。

前科会试,因林清被点为同考官,林家本家原就无人应试——林海守孝倒罢了,姻亲中亦多有避嫌者,裴雪的两个姐姐、吴夫人母家的侄子等均在此列。

及至今科,赴试者只多不少——去岁八月乡试,又出了一批举人,吴夫人娘家侄子吴行俭和裴雪的三姐裴霁同在其中。

裴霭年将半百,这已是她第五次赴试了,她比林清还早两科得中举人,却至今还在会试上折戟……

说来裴霭的举人还是和贾敬同年得中的,不过后者抓着恩科的机会一举考上乙卯科进士,裴霭却名落孙山,次年的丙辰科亦未得佳绩,壬戌科和弟妹林清同行,却是后者一举高中,裴霭再次错失金榜,前科又因为避嫌弃考,也是考运多舛。

裴霖先是火候不到被裴娆压着不许下场,后又因为林清担任同考官避嫌,这回和去岁才考上正榜的裴霁一样,都是第一次参加会试。

另有吴夫人娘家的两个侄子,吴行俭是他大姐的幼子,吴行良则是四妹的长子,都是三、四十的年纪,正当壮年。

林海自家有宅子倒不必提,其它五位却是寄住在林家的。

这也是常有的,如今赶考的举子,有亲友的依傍亲友,没有亲友的寄居会馆,若是再没有,有钱的可以住旅店,没钱的只得找寺庙栖身。

不过,都已经是举人了,就算再如何说没钱,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寄托于寺庙的要么是在会试前的几级考试,要么是在赶路途中实在无有旅驿投宿,不得已而为之。

老话都道是“穷秀才,富举人”,何况本朝举人进京赶考是公车接送的,有的地方还会附送川资,考几次都是这么个待遇,裴霭都考第五次了也是一样的。

虽然裴娆曾是京官,却是赁的屋舍,辞官回乡自然就退租了,是以裴家在京中是没有宅子的。

吴夫人娘家就更是了,吴家虽也勉强称得上是官宦人家,却是吴夫人母亲才考上同进士发的家,没考上庶吉士,也没关系留任京官,索性就外放了,也是当时坑比萝卜多,吴夫人母亲也不用候缺就得了好差事,在鱼米之乡做了知县,后来在同知位上致仕。

就是原著里贾琏捐的那个“同知”,当然,人家吴老太太是正经的实职,不像贾琏就是个虚衔。

换了如今,再没有这样的好事。

漫说同进士,就是两榜进士,想领江南的肥缺,怎么都得上下打点才能轮上。

如今吴夫人已不大管家事,裴雪收拾了小山丛桂轩给他三个姐姐和吴家的两位表姐暂居。

小山丛桂轩名为轩,其实是极阔朗的书院,最好的是院中栽了一树两人合抱的老桂——意头好。

虽是春闱,但蟾宫折桂如今也不单指桂榜,摘得杏花更不枉。

不拘是五位举人,还是吴夫人,都对裴雪的这个安排很满意,林海曾住过的远香云蔚轩自是更好,但给了他孙儿的当然不能让出来,亲侄子也不能行。

投靠亲友哪有让亲友让位置的道理?

何况,吴夫人母亲致仕后带着阖家回了原籍直隶作乡绅,吴夫人这个在她为官期间就近嫁在了姑苏的男儿也相当于是远嫁了,母父也已经过身,和娘家的感情自然是有,但深得到哪里去?

若是他大姐的长子,吴夫人还在闺中时照看过,还有些情分在,但吴行良和吴行俭出生的时候,吴夫人都已经出嫁了……

至于裴家姊妹,裴雪和他姐姐们倒是关系好,但是又不是没屋子了,何苦来哉?

家中多了五个考生,但与林璟实在关系不大,虽然林清外任,但家中有林桓这个长辈在,还犯不着要林璟招待姑母,论血缘更有吴夫人和裴雪,也用不上她。

至于讨教,人家可是来赶考的,都是举人彼此讨论自有进益还罢了,哪有花时间教导连五经都还没读完的小儿的道理,不见林海都让林璟和贾瑗各回各家,她也好专心备考吗?

就是送考,都没有叫她送的道理——卯时鸣炮开考,深更半夜里就得在贡院前排队候着了,让林璟去岂不是添乱?

便是不添乱,那也不行啊!她又不是考生,出去高低得算一个违反宵禁……

接就更不必说了,号舍里头熬了三天两夜出来,人馊了是小事,被抬出来的也不在少数,里外里忙乱,林璟这个年纪,忙是帮不上了,去那杵着都得被人嫌碍手碍脚。

一晃已是一旬过去,林璟再次见到裴霭等人的时候,已经是出了考场昏天黑地睡上一天一夜又重新梳洗过后的状态了,虽还是难掩疲倦,好歹补回来几分精神。

九天六夜,虽然三场考试没有真的九天不许进出,但是堪堪凌晨就得排队进场,实际上也就是个补给的功夫,在吃上面好上许多——能撑三天不变质的食物可比能撑九天的多。

话说回来,若非还有这么个好处,就这进去一次的折腾劲,倒还不如九天都在贡院里待着了。

现在可没有X光没有安检,都是挨个搜身,只能穿单衣是最基本的,烤篮里的文具要求更甚,卷袋不许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要镂空,水注要瓷质,木炭只许二寸,蜡台要用锡……

此外,食物也得切开,甚至掰碎了来确保不夹带作弊。至于带饭菜,叫考差胡乱翻检了还是小事,横竖克服克服心理障碍能吃,馊了没得吃只能饿着生扛才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倒是看榜之日,林璟能去凑凑热闹,当然,只可茶楼远观,不可贡院门前亵玩——踩踏事故可不是开玩笑的,何况是林璟这么个小身板。

头一个得到好消息的是林海。

林海的书童一面嘟囔着“中了中了”一面跑,间或插着名次,唯恐自己记差了,一进到雅间,脱口而出就是念叨了一路的:“太太中了第六名!”

如此方松了一口气,不过要林璟说,倘若现在有人问她真的是第六,而不是第五第七?以她的紧张程度怕是都得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随后是裴霁,与林海不同,后者排名在前,因而很快就找着了,裴霁的名字找来也容易,却是从后往前看的。

第二百三十七名——今科会试拢共录取了二百六十二人。

听得书童讲得磕磕绊绊却这般有道理的言论,裴霁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只拿着折扇在自家书童的头上虚点了两下——总归是中了!

何况,书童都知道的道理,裴霁这个当事人还能不知道吗?

退一步来说,连她的书童都敢直接说了,裴霁对自己的水平也是很有数了。

否则,哪怕知道,又有哪个书童敢这么和主家说话?

都不敢表露出这个意思。

鲜明的例子近在眼前,吴行俭的成绩正正是孙山,她的书童却是第三晚回来的——只比落榜了的吴行良和名次卡在中间因着人头涌动分外不好看清的裴霭的书童早一小会,显见是从头数到尾了。

是的,被会试折磨了足足十一年的裴霭年过半白终于考上了!

裴霖的名次还要更好,只比林海稍逊,第十五名,这个成绩除非殿试犯了忌讳,基本不可能落到三甲去。

没人知道在两个妹妹皆是一举得中,而自己前途未卜的那短短一炷香时间,裴霭的内心有多煎熬……尤其是裴霖。

裴霁本就是去年才通过乡试,裴霖却是七年前就已经是举人了,她本来该和林清一科赴会试,却没成行,其中未尝没有避让自己这个姐姐的缘故。

其实裴霖当然虽然中了,名次却很不好,只差一点就要落到副榜,如若不然,裴娆也不可能压着她——裴霭是亲生的,裴霖可是侄子。

虽然裴娆自认是一视同仁的,但这话传出去,她还要不要做人了?

且裴娇也不是吃素的,裴娆真是故意的,亲姊妹也得翻脸。

裴霖六年前是真考不上——亲娘都觉得不用浪费这个时间精力赶考,让她直接去游学的程度。

若是平常,裴霭倒不至于想不明白,但今时今刻,这样的场合又有谁能保持平常心呢?

反正裴霭不行,六人中唯一落榜的吴行良更不行。

吴行良一贯自负才高,向来认为若非林清,她前科就该高中了——虽然相处不多,甚至林璟在这方面也不是个敏感的性子,但恰是因此,可想而知吴行良表现得有多明显……

不过是不说罢了,毕竟人家确实是因为她娘错失了考试的机会。

却不想才中举人的堂妹虽然是个孙山,却也榜上有名,反倒是她落了榜。这叫她如何能够接受?

不过,林璟也没想到一个四十后半的人,心性比她还不如——虽然活了两辈子,但两辈子加起来,林璟也没有四十岁,所以说这话她是一点都不亏心的。

吴行良普一听书童说自己杏榜无名就坐不住了,初还以为是书童看漏了,亲自去数过两遍都不曾见得才认了下来,不过一日光景就向吴夫人辞行回乡,甚至等不及堂妹吴行俭殿试。

哪怕不过一旬又五日的功夫就是殿试。

若说旁的举子忧心京城居,大不易,可吴家姊妹住在林家,吴夫人难道还会找她们要膳宿费不成?

关系好结伴而行的同乡只怕都不差这点时间,何况是自家姊妹。

倒是吴行俭这个当事人反应平淡——笑话,一个屋檐下几十年,她这个堂姊什么人她还能不知道吗?她甚至还能反过来让她们不要放在心上……

事实上,吴行俭还真发自内心觉得吴行良回去了更好。

嫡亲的堂姊妹,还没分家,不用三族九族,抄家都得一起倒霉,要吴行良做什么真让吴行俭去不了殿试,那是不会的,但这么个人拉着脸伫在边上,也影响备考不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