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一梦华胥国 > 第6章 京师阖家终团圆

第6章 京师阖家终团圆

林璟满月才过,林清就回了书院——她倒是有资格去国子监,只是国子监的师资却还未必比得上江南有名的书院,同窗更是比不得,她又不比李秀杰要为求学的钱财发愁,而且能上裴娆的大师精品小班课,谁没事去上大班课。

然后林璟的苦日子就到来了。

每日里刚醒来是吴夫人想孙子,要睡觉是裴雪说儿子认床……但凡不是根本没人避忌她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她也不用在吴夫人院子里听吴夫人和心腹刘翁翁说儿婿:“防着我跟我要害了璟姐儿似的”,在裴雪处听他和奶翁张翁翁说家妐:“他没能养下个姐儿是可怜,可也不能来抢阿隽啊!”

张翁翁是裴雪的奶娘张成的郎婿,打小就照看裴雪,自然和他同仇敌忾:“可不就是这话?”

一个男人是五百只鸭子,从这至少两千只鸭子的絮絮叨叨里,林璟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信息都知道了个遍。

这吴夫人是林桓继室,林清却是先夫人陆氏洗三带大的,按时下规矩,陆夫人才是林璟的祖父,何况吴夫人嫁进林家时,林清已经十一二岁了,平素都在书院读书不说,就是休沐,除了请安也不得见,且也没有年轻的继夫人和半大小子的继子亲近的道理。

早些年吴夫人指望着从头养下个姐儿,无意与“养不熟”的继子打好关系,苛待自是不可能——彼时林桓就这一个孩子爱得跟跟眼珠子似的,根本没给他插手的余地不说,十来岁的林清也不是他能苛待得了的,又不是不会告状的小孩,但也关系泛泛。

毕竟当时吴夫人还年轻,自然觉得能养自己的儿子。可成婚十数载,从浓情蜜意到如今相敬如宾,林桓都只再生了个去岁已经嫁出去男儿林淑,可不就打上了才出生的孙子的主意?毕竟讨好儿子都有了的林清哪有从头养还不记事的孙子容易。

其实还在羊水里就记事了的林璟:“……”

并不想要的知识以无法阻挡的方式进了我的脑子。

这倒又是一桩大雍与林璟印象中的古代不符的实例,却颇合乎后世的研究,即卵子的质量是稳定的,高龄生产的孩子不健康是因为用的配子不健康,当然高龄生育对女性身体的损伤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对于上辈子母胎单身,这辈子还是个连话都不会讲的小婴儿的林璟而言,生育实在是一件距离太过遥远的事情,相较之下,还是吴夫人下意识将没儿子的原因归咎于他本人,而不是年长他小二十岁的林桓身上这个事实更叫她关注。

按着林璟上辈子,这无疑是反“常识”的——研究证明了的事实,就是再大力宣扬,距离深入人心也还有很长的距离,何况,你永远都叫不醒装睡的人。但是,在如今,吴夫人的观点才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与公理。

当然,从生物的角度,也确实是。

要不都说权力是好东西呢?

它将真理打为谬误,也叫真理无需证明而自为真。

话说那日林璟正在吴夫人院中被抱着逗趣,却见林清难得不及休沐回家,手里拿着一封信,口中道:“今岁大计,太太列一等,擢了大理寺少卿,即日就要进京,恐都中无人打理,且与诸同僚往来不便,又思及儿子明岁会试,便来信命儿子奉老爷入都,不知老爷这里是什么章程?”

大计,是大雍考核外官的制度,三年一度,与之对应的京官考核被称为“京察”,是官员陟罚臧否的重要依据,另有履职引见、年终陈述并密考等为补充。

林桓现任湖南按察司副使,与大理寺少卿同为正四品,但是外官转京官确实是升职了,而且现任大理寺卿赵庆云赵大人已经六十有六,马上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年纪了,而对于官员来说,七十岁尤其是一个大坎。

礼法有明文,七十而致仕。

本朝虽不比前朝凡年满七十者,除非皇帝特旨挽留外,都必须致仕,即使已经年逾七十,只要身体允许,就能继续干下去,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个时候调过去当二把手,大理寺卿的位子就是给林桓留的。

不夸张的说,这一刻,林桓这个素昧蒙面的祖母在林璟心中的初印象堪称光辉灿烂。

吴夫人本为发嫁小男儿林淑才回的姑苏——林淑许了姑苏督粮道道员苏昀的长子苏彦,又正好碰上林清有孕帮着照理家事,不然也该是跟着林桓在湖南的,如今林桓升了京官,林清也要进京赶考,自然没有独自留在姑苏的道理,因问道:“可曾定了日子?”

“因恐冬日不好行船,儿子想着还是尽早为妙,请了大师算过,本月的廿一、廿八,下月初九都是好日子。”林清答道。

“廿一不成,老话说:‘百日不出门’,虽也不差几日了,但小心些总是好的,”吴夫人皱眉,叫人拿了黄历来,林璟要本月廿三才满百日,“初九又太晚了,可不好在路上过年,就廿八吧,若是好风好水,正好可在京师团年。”

林清忙应了,说了一些“劳累父亲了”的客套话,又道要将林璟带回自己院子。

吴夫人自无二话,他会和裴雪争孙子,却不会对林清用同样的手段,到底人家才是亲母子,且他对裴雪大不了一个“孝道”压下去,毕竟儿婿总要在家妐手下过日,到底辈分摆在那,老人家疼孙子谁都说不出个“不”字来。林清又不一样,她是女人,已经有功名在身的女人,虽然继父也是父,但是他嫁进林家的时候林清都已经搬到前院住了,寻常不过是个面子情,哪里好拿大?

就是林璟看过的《红楼梦》里,贾母哭着闹着要回金陵老家,也是贾代善没了许多年了的时候了,而且贾赦贾政都是她亲生的。林桓可还活得好好的呢,他敢露出半点意思,林桓就敢让他在姑苏老家待到重新投胎。

何况,光看年纪也知道林清的亲爹是谁都不可能是吴夫人——他就比林清大八岁,哪朝哪代都没有八岁当爹的。感情牌是没得打了,虽说礼法上他也是爹,但礼法的效用具体到个人到底如何,只看“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句话就可知一二了。

再者,离间人家母子不说做不做得到,也要他敢才行——林桓不在乎吴夫人怎么对待儿婿,只要不出格就是了,横竖从古至今都没有家姑管到儿婿上的,但是吴夫人要是把手伸到外头女人身上,还是林桓唯一的儿子和长孙,她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

冬月廿八,林家人从姑苏出发,船行过半程,运河上已见得薄冰,待过了淮河,若没有破冰开路的船工更是寸步难行,只庆幸她们乘的是官船,虽然慢了些,到底还能行船,还来得及在京城喝上一碗腊八粥。

林桓有公务在身,又是轻装上阵——大头的行李都留着几个舅爹在后头慢行入京,自然比林清一行到得早,先已得了信,便估摸着日子早命管家近几日都带着车马在码头等候。将几船行李交给管家料理后,林清便奉吴夫人往林家在京城的宅邸。

一行人到时,林桓尚未下衙,是以,直到华灯初上,林璟才第一回见到祖母。

林桓生得儒雅,将近知天命的人看着半点不显老,不考虑性别的话,比林海本人符合原著对“林如海”的描述,考虑到性别的话,鉴于大雍称母之姊妹为叔伯,说她是大叔型美中年也当不得错。

看在她曾在不知情的时候已经拯救自己于水火——自打收到林桓的信就赶着收拾行装上京,吴夫人和裴雪忙得脚打后脑勺,自然没心力争孙子抢儿子了,谁有空就放在谁的院里照看,林璟也落下个清净。

其实听八卦还是有意思的,毕竟她现在不能说话不会走连坐都撑不住,问题是有声音她就睡不着,但是看到她眼皮打架,不论是吴夫人还是裴雪都会让奶娘抱她去睡觉。

吃瓜吃一半已经够痛苦了,回回都是捧着对半开了的西瓜挖个两三口就被连瓜带勺给端走了,另一半如法炮制,再到下回又换了个新瓜……七零八落的,全凭记忆玩缺失零件版拼图,这谁受得了啊?

所以,在林桓要抱孙子的时候,林璟很给面子地奉上大大的无齿笑脸。

不过修整了一二日,林家便忙碌了起来,林桓自在衙门办公不提,她新官上任,又正在年节下,不拘是林清还是吴夫人裴雪都不得清闲,这些往来应酬多不干林璟的事,只除了一家,姑苏林氏本宗的睢宁侯府。

早接到拜帖,林海亲自等在大门外相迎,再三向林桓告罪:“太太原想亲自来迎伯母的,只是实在身子不允许。”

“朝阳她……”林桓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只道当去探望才是。

睢宁侯单名一个桐字,表字朝阳,曾任太仆寺少卿,可惜身子不好,早早致仕了,经年只靠着爵位度日。

是真的身子很不好,说三天病两头都是轻的了,活脱脱一个病美人,还是郭嘉那款军师型。

如若不然,林桐在仕途上该很有成就的。她是当今的伴读,曾随军西北——也是因此多袭一代侯爵,不然林海都没资格,当得一句文武双全,奈何先天不足,打小精细养着,看起来与常人无别,实则底子早就坏了……

及至如今,只能在家中静养,连院门都出不得。

“太医说,若是熬过了今冬便能渐渐好起来了。”林桐的夫人赵氏勉强笑了笑,想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雀跃一些,但是想到太医的言外之意,他哪里能高兴得起来?

若是熬不过,就没几日活头了。

也正因此,林桐才在林海高中的消息传来后,第一时间拖着病体去荣国府商议亲事,见到比自己还小几岁的老友如今的样子,贾代善也不好受,应下了一应礼节从速不从简——她国公府的小郎档次不能掉,好在只要钱到位,这都不是问题,赶在年前发嫁了男儿,为此还和夫人闹了老大的不愉快。

史夫人最疼贾敏这个小男儿,眼见他的大婚叫亲娘弄得这样仓促,倒跟恨嫁似的,哪里高兴得起来?也就是林家拿钱把场子撑起来了,除了时间赶挑不出半点毛病,贾代善还为此从私库拣了好的给贾敏添作嫁妆,否则他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

贾敏是很典型的大家闺秀,也证明了贾母说黛玉像女儿没带亲妈滤镜,真正是见着了才知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成功打卡——虽然没工具给她合影,贾敏这个绛珠仙子转世的亲娘的同位体,大概率未来林妹妹的亲爹,《红楼梦》没正面出场过的重要背景板,也叫林璟觉得此行不虚。

主要是不枉她放下成年人的自尊出卖那张真·婴儿肥的可爱小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