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花滑]冰上小熊猫 > 第52章 出国前的准备

第52章 出国前的准备

国际集训选拔的插曲,像一片偶然飘过基地上空的云,投下片刻阴影与诱惑后,又被王教练平和而坚定地挥散了。

生活重回原有的轨道,训练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节奏平稳,甚至显得有些过于平静。

王教练刻意放缓了步伐。

他没有因为拒绝了天赐良机而表现出任何焦虑或急迫,训练计划回归到最基础、最枯燥的打磨——滑行、旋转、体能、柔韧。

他像是忘记了跳跃的存在,每天带着团团在冰场上一圈圈地滑,一遍遍地转,不厌其烦地纠正着最细微的刃角偏差和重心起伏。

这种近乎“停滞”的训练,起初让团团有些困惑。她习惯了教练不断抛出新的挑战,无论是动作还是情境。现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让她偶尔会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小脑袋会下意识地瞟向冰场另一端那些正在练习跳跃的队员。

王教练察觉到了,但他并不说破。有时在她走神时,他会滑到她身边,并不批评,只是随口问:“觉得无聊了?”

团团瘪瘪嘴,小声“嗯”一下。

“知道为什么竹子能长那么高吗?”王教练也不看她,自顾自地做着压步,声音平稳,“不是因为急着往上冒尖,是地下的根,扎得够深,够稳。一阵大风过来,冒尖的草可能就折了,竹子晃一晃,没事。”

他总能用最平常的语气,说出最贴合她理解的道理。团团听着,那点浮躁便悄悄沉淀下去,继续专注于脚下看似单调的滑行。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流淌。直到两周后,总教练又一次找到了王教练,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无奈和“果然如此”的复杂表情。

“建国,上次那个海外集训的事,有变化。”总教练递过来一份新的通知,“原定的俄罗斯外教团队临时有变故,集训地点改到瑞士了,时间也缩短了一个月。而且……中心那边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觉得这批孩子年纪确实偏小,直接送出去风险大,决定把这期集训改成‘交流体验’性质,强度降低,以观摩和学习为主,不再搞那么严格的选拔了。”

王教练接过通知,快速浏览了一遍。果然,集训的调子完全变了,从高强度的“特训”变成了更温和的“交流体验”。

“中心的意思,”总教练看着他,语气意味深长,“既然强度下来了,风险可控,那上次推荐的人选,还是照旧。让团团去见识一下,总没坏处。这次可不能再推了,再推就真是不识抬举了。”

峰回路转。

风险因为外部因素的改变而骤然降低,机会再次以一种更温和、更安全的方式,摆在了面前。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肯定了他之前的谨慎,又给了他一个更优的选择。

王教练看着通知,脸上依旧没什么剧烈的表情变化,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索。他沉吟了几秒,然后抬头,对总教练露出了一个平和的笑容:“如果是这样以交流和体验为主,那确实是个好机会。能让团团开阔眼界,感受一下不同的训练氛围,挺好的。我们服从安排。”

这一次,他没有再提出任何异议。

消息很快传开。基地里的人们得知团团获得了出国交流的机会,羡慕和祝贺再次涌来。但这次的羡慕里少了之前的嫉妒,因为“交流体验”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奖励和见识,而非残酷的竞争资格。

团团得知要坐大飞机去一个很远很远、有很多雪山和巧克力的地方,眼睛里充满了新奇和期待,还有一丝显而易见的紧张。她对“瑞士”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那是一个和这里完全不同的地方。

“教练……远吗?”她小声问,手里无意识地捏着衣角。

“嗯,挺远的,要飞很久。”王教练一边帮她整理要带的衣物,一边语气平常地回答,仿佛只是在准备一次短途旅行,“那边吃的喝的都跟咱们这儿不一样,房子也长得不一样,人说的话你也听不懂。”

他毫不避讳地告诉她即将面对的差异和困难。

团团的紧张感明显增加了:“那……那怎么办?”

“没事,”王教练拿起一双厚厚的羊毛袜,比划了一下,“咱们就去看看,看不懂听不懂没关系,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冰刀去感觉那边的冰,就行了。就像……就像进了一片从来没去过的陌生竹林,刚开始有点怕,待久了,也就熟悉了。”

他又开始用熟悉的比喻来化解她对未知的恐惧。

“而且,”他笑了笑,拿出几包独立包装的饼干和小袋装奶粉,“咱们带点‘干粮’去,吃不惯那边的饭,就先吃点这个垫垫肚子。饿不着。”

这种务实又带着点“兜底”的安排,让团团安心了不少。她开始对整理行李产生了兴趣,好奇地看着教练往箱子里放各种东西——常用的药膏、备用冰刀、磨刀石、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可以加热食物的便携电杯。

王教练的准备细致得超乎寻常。他查阅了瑞士的气候、住宿条件、训练场馆的信息,尽可能地将所有能预料到的困难都提前做好预案。他甚至偷偷准备了几板成分温和的助眠药和维生素,以备她因环境突变出现睡眠或情绪问题。

语言是最大的障碍。王教练自己英语也仅限几句简单的体育用语,更别说团团了。他找来了几张简单的图片卡片,上面画着食物、水、厕所、冰鞋等图案,下面对应着英文单词。

“来,临时抱佛脚,学几个有用的。”他拿着卡片,像做游戏一样教团团,“饿了,就指这个……想喝水,指这个……要找冰场,指这个……”

团团学得很认真,她强大的模仿和图形记忆能力此刻发挥了作用,很快就记住了那几个关键图案对应的意思。

出发前的一天,王教练带着团团去市里的涉外酒店吃了一顿西餐。嘈杂的环境、陌生的餐具、味道奇怪的菜肴,都让团团极度不适,她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只是紧张地攥着叉子。

王教练没有强迫她,自己倒是吃得很坦然,一边吃一边给她讲解:“你看,这个是叉子,这么用……这个是刀,切肉用的……吃不惯没关系,尝尝味道就行,回去咱们再吃面条。”

这顿“演习”般的晚餐,虽然没吃饱,但却让团团对国外的餐饮有了一个初步的、不那么可怕的概念。

所有的准备,都在一种平静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着。王教练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紧张或过度兴奋,他的平和极大地感染了团团,让她觉得这似乎真的只是一次比较特别的“训练外出”。

直到出发前夜,王教练在最后一次检查行李时,从衣柜最深处,拿出了一个用软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盒子。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几支封装在特殊容器里的、淡蓝色的药剂。那是Thorne博士很久以前寄来的、号称能在“极端不稳定情况下提供短期形态支撑”的应急药物,附带着冗长而晦涩的说明书和严厉的警告。他一直将其视为最后迫不得已的底线,从未想过动用。

他盯着那几支药剂看了很久,眼神复杂。最终,他还是将其小心地取出两支,用厚厚的泡沫纸包裹好,藏进了行李箱一个极其隐蔽的夹层袋里。

希望永远用不上。但作为教练,他必须为所有最坏的可能,准备好最后的底牌。

做完这一切,他平静地拉上了行李箱的拉链。

第二天,机场依旧喧闹。有了上次的经验,团团虽然还是紧张,但至少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惊慌失措。她紧紧跟着王教练,好奇地打量着国际出发大厅里各种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群。

办理登机牌、托运行李、过关、安检……一切流程,王教练都带着她从容地完成。遇到需要沟通的地方,他就用提前准备好的简单英语单词加上手势,居然也顺利通过了。

坐在候机大厅里,看着窗外巨大的国际航班,团团的小脸上既有紧张,也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教练,”她小声问,“瑞士的冰……和咱们的一样滑吗?”

王教练笑了:“冰都一样,都是水冻的。就是冻的地方不一样而已。去滑滑看,说不定那边的冰,带着点阿尔卑斯山的雪味儿呢。”

广播响起,开始登机。

王教练站起身,拉起随身行李箱,向团团伸出手:“走吧,咱们的‘瑞士竹林’探险,开始了。”

团团把手放在他温暖的手心里,用力点了点头。

巨大的金属飞鸟昂首冲入云霄,载着小小的运动员和她的教练,飞向陌生的国度,迎接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平静的海面下,暗流依旧涌动。但至少此刻,他们向前飞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