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凌晨四点的酒店套房,灯火通明,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和一种紧绷的、如同弓弦拉到极致的气息。之前的颓丧和脆弱已经从迈克尔身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冰冷的决绝。伊芙琳那通如同最后通牒的电话,像一桶冰水混合物,将他从头到脚浇透,也瞬间激活了他身体里某种属于杰克逊家族孩子的、在名利场厮杀中磨砺出的锋利棱角。
他不再是那个蜷缩在沙发上为情所困的男孩,此刻,他是迈克尔·杰克逊,一个拥有庞大团队和资源的超级巨星,一个被触犯了最敏感逆鳞的男人。
他的经纪人、公关总监、安全主管,以及临时被从床上拽起来的、负责网络舆情的顾问,此刻全都聚集在客厅里,脸上带着睡眠不足的疲惫,但更多的是面对老板那异常平静却令人心悸的气场时的紧张。
“找到她。”迈克尔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他们,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那个在波士顿,造谣伊芙琳·约翰逊的人。我要知道她是谁,住在哪里,做了什么,所有细节。”
他没有咆哮,没有质问,只是下达指令。这种平静比任何怒火都更具压迫感。
团队立刻高效运转起来。网络顾问调取了所有的监控,交叉比对已知的狂热粉丝数据库;安全主管联系了合作的私人调查机构,重点排查近期在波士顿地区有异常活动的粉丝;公关总监则开始评估事件潜在的负面影响,并起草危机预案。
迈克尔全程沉默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尖锐的问题。他对流程的熟悉程度,对关键节点的把握,让几位核心成员暗自心惊。他们习惯了他在艺术上的纯粹和偶尔的孩子气,几乎快要忘记,能在如此年轻时就驾驭这般巨大成功的人,绝不可能仅仅依靠天赋。
信息像雪片一样汇聚过来。所有的线索,如同被磁石吸引,最终都指向了一个名字——辛迪·米勒。一个有着长期跟踪、骚扰前科的骨灰级狂热粉丝。她的语言习惯,她近期在波士顿的信用卡消费记录……铁证如山。
“报警。”迈克尔听完汇总,没有丝毫犹豫,下达了第二个指令。
“迈克尔,”经纪人有些迟疑,“这种事情通常我们倾向于私下解决,发律师函警告,或者通过后援会施压。直接报警,可能会激化矛盾,引来更多不必要的媒体关注……”
迈克尔缓缓转过身,那双闻名世界的大眼睛里,此刻没有任何舞台上灵动飞扬的神采,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的湖面。
“私下解决?”他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给她钱?还是警告?让她觉得只要闹得够大,就能得到我的注意?或者,让她觉得伊芙琳是可以被随意欺凌,而无需付出代价的?”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
“不。我要她明白,有些界限,越过之后,面对的不是经纪公司的调解,而是法律的铁拳。我要她为她敲出的每一个肮脏的字母,负责。”
他看向安全主管:“联系波士顿警方,以跟踪骚扰、网络诽谤、侵犯**的罪名正式报案。把我们掌握的所有证据,完整移交。确保她能被顺利拘留。”他顿了顿,补充道,“通知我们的律师团队,跟进此案,我要最快速度看到结果。”
然后,他看向公关总监:“准备一份声明,措辞要强硬。明确表示我们绝不容忍任何针对我本人以及与我有关人等的非法骚扰和诽谤行为,支持受害者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并将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注意,声明中不要出现伊芙琳的全名和任何具体身份信息,用一位友人代指。”
指令清晰,层次分明。团队不再有任何异议,迅速各自执行。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如同一场编排精准的无声戏剧。
辛迪·米勒在她位于波士顿郊区租住的廉价公寓里,被敲门而入的警察带走。面对打印出来厚厚一叠她自己在现实上发布的言论、监控追踪记录、以及她在伊芙琳公寓附近被监控拍到的照片,她最初歇斯底里的否认和叫嚣,在确凿的证据链面前,迅速瓦解,最终化为苍白无力的哭泣。警方以多项轻罪罪名正式拘留了她。
迈克尔团队的官方声明适时发出,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既表明了态度,又最大程度保护了伊芙琳的**,将媒体的焦点引导向对暴力和私生饭行为的批判上。
风暴的中心,波士顿,反而异乎寻常地快速平静下来。骚扰邮件和电话戛然而止,现实上的污言秽语如同被阳光照射的露水,迅速蒸发。哈佛校园里的窃窃私语,在官方声明和隐约流传开的造谣者已被法办的消息中,也渐渐平息。
事情解决的效率高得令人咋舌。
在辛迪被正式拘留的当天晚上,迈克尔独自一人待在酒店的录音室里,却没有打开任何设备。他坐在控制台前的高脚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凉的金属台面,等待着。
电话响了。是伊芙琳。
迈克尔深吸一口气,接了起来。
“事情解决了。”伊芙琳的声音从听筒那端传来,不再是上次那种冰冷的愤怒,但也谈不上热情,更像是一种……客观的陈述。她甚至没有用问句。
“嗯。”迈克尔应了一声,心跳有些失序。他等待着她的评判。
“速度比我想象的快。”伊芙琳继续说,语气里听不出情绪,“手段也比我想象的……更符合规则。”
迈克尔沉默了一下,才低声开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我只是觉得……那样处理,最干净。也能……让她真正记住教训。”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他记得她说过我有我的方式。他不想让她脏了自己的手,不想让她那用来弹奏摇滚乐、书写艺术史论文的双手,沾染上阴沟里的污泥。他要用他自己的世界里的规则,为她筑起一道屏障。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迈克尔几乎能听到她平稳的呼吸声,和他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
然后,他听到伊芙琳轻轻地、似乎带着一丝极淡的讶异,笑了一声。不是嘲讽,更像是一种……重新审视后的认可。
“你成长了,迈克尔。”
这句话很轻,却像一道强光,瞬间穿透了迈克尔心中积郁多日的阴霾。他握着电话的手指猛地收紧,眼眶毫无预兆地泛起一阵湿热。
成长了。
她看到了。她看到了他不仅仅是那个需要她保护和安慰的男孩,也看到了他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和资源,冷静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她看到了他的改变。
这简单的三个字,对他而言,重逾千斤。比任何乐评的赞美、任何奖项的肯定,都更让他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震颤和价值确认。
“剩下的,”迈克尔强迫自己稳住声音,将那份几乎要溢出的激动压回心底,他记起了她电话里最后的那句话,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个辛迪……警方处理之后,如果你还有别的想法……我可以……”
他留白了。他将最终的决定权,如同献上最珍贵的贡品,递还到她的手中。
伊芙琳在电话那头,似乎挑了挑眉。她能想象到迈克尔此刻的神情,一定是那种混合着完成任务的期待,和害怕她不满的忐忑。她看着自己书桌上那台已经关闭了追踪程序的电脑,屏幕上倒映着她自己平静的脸。
“法律的惩戒对她而言,已经足够。”伊芙琳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冷静,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尖锐,“让她在铁窗后面冷静几天,比任何私下的教训都更能让她认清现实。我的目的已经达到。”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近乎慵懒的、却不容置疑的强势。
“不过,既然你让我来决定……那么,确保她签署一份具有严格约束力的协议,保证永久不得再以任何方式接近、骚扰、评论你我,以及我们的家人朋友。如果违反,面临的将是天文数字的赔偿和更严厉的刑事追诉。这点,让你的律师去办。”
“好。”迈克尔毫不犹豫地应下,心里一块大石落地。她接受了他的处理,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周密、更长远的要求。这不再是单纯的拒绝,而是一种……带着距离的、基于现实的合作。
“另外,”伊芙琳的声音里似乎带上了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情绪,“下次如果还想看看我,提前打个电话。我不喜欢惊喜,尤其是附带麻烦的惊喜。”
说完,她便挂了电话。
迈克尔听着电话里的忙音,久久没有放下听筒。窗外,洛杉矶的夜色依旧璀璨。但他感觉,自己心里某个黑暗的角落,被伊芙琳那句你成长了和最后那带着一丝容许意味的提醒,轻轻地照亮了。
他没有得到拥抱,没有听到温言软语。但他得到了比那更珍贵的东西——她的认可,以及一道并未完全关闭的门缝。
在波士顿的公寓里,伊芙琳放下电话,走到窗边。楼下街道安静,不再有可疑的车辆和窥视的目光。她回想起迈克尔这次处理事件的全过程——迅速、精准、合法,并且,最终将处置的余地和评判权交给了她。
她确实感到意外。
那个在盖瑞市楼梯角落瑟瑟发抖的男孩,那个在排练室挨打后默默流泪的男孩,似乎真的在以一种她未曾预料的速度,学习着在这个复杂而残酷的世界里,运用规则,保护他想保护的东西。
“成长了……”她低声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话,嘴角勾起一个极其微小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弧度。
这成长,或许还带着稚嫩和笨拙,但里面蕴含的决断和力量,让她无法再简单地将他视为一个需要她全然庇护的孩子。
他依然是那颗星辰,只是不再仅仅需要她来指认光芒,而是开始学习,如何用自己的光,去驱散试图笼罩他的阴影。
而她自己,或许也需要重新调整一下,看待这颗日益璀璨、也日益复杂的星辰的角度了。夜色深沉,伊芙琳转身回到书桌旁,重新打开了那首未完成的摇滚乐谱。这一次,笔尖落在五线谱上,流畅了许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