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毫无悬念。
逄佰是实打实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课间鏖战和无数“实战”洗礼的,对付一个只知道规则的小孩,手里那些必胜的小套路信手拈来。
三局两胜,局局都是他眼疾手快地在沙地上的格子里先连成五个子。
“就差一点!”
阿竹看着自己眼看要连成四子的线被逄佰一个叉叉“啪”的堵死,懊恼地拍了下膝盖。
逄佰笑了笑,顺手把这盘旗给抹掉。
自己这年纪和经验,赢个刚入门的小孩儿,实在不值当得意,纯属逗个乐子。
阿竹小脸彻底垮了下来,连着输了好几把,心里憋闷得难受。
他把小树枝狠狠往沙地上一戳,嚷道:
“不玩了不玩了!这格子太小,玩我会的!玩围棋!这个才公平!”
逄佰立刻露出为难的表情,摊摊手:
“哎呀,围棋?这个我可真是一点也不会呀。”
阿竹一听,眼睛亮了亮。
他压下郁闷,挺起小胸脯:
“不会?我教你!可简单了!”
他作出“老师”样,但烦躁劲儿还在,动作有点用力地划出更大的围棋格子。
这小孩哥。
“真的吗?”
逄佰脸上绽开笑容,微微拱手,“那可太好了!多谢阿竹老师!学生一定虚心请教。”
这声“老师”让阿竹心里稍微好受点,小脸挤出认真,嘴角板出个小先生模样,拿起黑石子,清了清嗓子……
“叩、叩、叩……”
几下敲门声偏偏在这时响起。
阿竹被打断,不爽又冒了上来。皱了皱眉,不情愿地放下石子。
逄佰循声望去,忍着笑提醒:“阿竹老师,有人敲门呢,快去看看吧。”
“啧……知道了!”
阿竹有点冲地应道,显然很不满被打扰。
他用力拍拍手上的沙土,蹭蹭蹭跑到院门前,不耐烦地去拉柴门,一边拉一边扬声问:
“何人叩门?!”
柴门吱呀一声开一半了。
门外站着三个男人,穿着干净体面的衣裳,虽不富贵,但绝非普通百姓。
为首那人约莫四十上下,身量颇高。一身温润的杏黄色罩袍在秋阳下很是显眼,内里是素净的灰色,绣着时兴的鸟纹。
他面容宽厚,带着风霜痕迹,眉宇间凝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虑,此刻看向这个带着小脾气的开门小童,眼神温和中带着探询。
他身后左右各站一人。
左边那位,魁梧如山,一身玄黑,面色黝黑,虬髯炸起,环眼正不耐地打量着草庐和这个气鼓鼓的小童。
右边那位,身姿挺拔,墨绿衣袍,面皮赤红,长髯墨染,眼神似随意又带着锐利的看着他。
阿竹不明所以,又问了一句:
“何人来访,所欲何事?”
……
话说那时刘备送走逄佰后,正安排礼物,恰逢司马徽先生前来。几番相谈,刘备求贤之心更甚。
择定了吉日,他便带着关羽、张飞和数十名侍从,策马直奔隆中。
到了草庐庄前,刘备率先下马,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上前轻轻叩响了那扇柴门。
“何人叩门?!”
门内传来一个带着点不耐烦的童音,正是阿竹。
他刚输完棋又被打断,正没好气。
柴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半张小脸。
门外的景象让阿竹愣了一下。
为首那人穿着杏黄罩袍,面容温和。
他身后一左一右站着两个大汉,一个黑塔似的满脸虬髯;另一个面如重枣,长髯垂胸。
只见那为首的黄袍人,竟对着自己这个小童,非常郑重地弯下了腰,深深一揖,态度极为诚恳。
他身后的红脸长髯,见大哥如此,也微微前倾身体,抱拳拱手。那黑脸的虬髯大汉见状便也跟着顺带着拱了拱手。
阿竹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对着自己行礼的大人?
心里的那点小烦躁顿时被压了下去,甚至有点不自在地把柴门又拉开了一些。
刘备直起身,脸上依旧是温和的笑意,语气恳切:
“有劳小童禀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见屯新野皇叔刘备,特来拜见诸葛先生。”
小童小嘴一撇:“啰啰嗦嗦,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刘备丝毫不恼,笑容未减半分,立刻接道:
“无妨,你只说刘备求见便是。”
阿竹看着眼前这人温和甚至有些谦卑的态度,心里那点“小得意”悄悄冒了出来,他眨眨眼,故意拉长了点调子:
“先生啊,今早已出门去了。”
刘备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一下,他下意识地吸了口气,眼里的光彩黯了一瞬,但很快又稳住了神情,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请问先生去了何处?……”
看着刘备那瞬间失神又强自镇定的样子,阿竹心里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莫名地得意。
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故意上下打量了刘备一番,小脸上露出一丝揶揄的笑意:
“踪迹不定,不知往何处去了。”
刘备眼中的失望更深了,他踌躇了一下,不死心地又问:
“那…先生几时能归?”
“归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刘备这下彻底愣住了,站在门口,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脸上满是失落与茫然。
“大哥!”
那黑衣服的虬髯大汉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见先生不在,立刻粗声粗气地说,
“既然不在,那便回去罢了!省得在此空等!”
“且在此稍等片刻”
刘备转过身,他还想再向阿竹说些什么,那绿衣服红脸长髯的又开口了:
“大哥,小童已说先生归期不定,不如我等先回去,再使人来打听。待得知先生回来时,再来拜见不迟……”
话音刚落,院中传来一道询问声:
“阿竹,是何人来了?”
声音由远及近,显然说话的人正朝门口走来。
阿竹闻声,头也没回地答道:
“奥,是一个叫刘备的,说来拜见先生。”
……
现在走还来得及吗?
话音未落,目光已与了门外为首的刘备对上。
刘备此时也瞧见了逄佰,眼中瞬间掠过一丝意外,随即化为欣喜,心头那点因扑空而生的失落和茫然,仿佛找到了一点着落。
逄佰面上波澜不惊,走到门前,对着刘备规规矩矩地躬身行了一礼,语气平和而客气:“见过刘皇叔。”
“原来是郎君在此!”
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他上前一步,目光越过逄佰望向草庐深处,似乎还想确认诸葛亮是否真的不在,随即恳切地望回逄佰:
“先生外出未归,备实感遗憾。烦请郎君,待先生归来,务必代为禀告,就说刘备今日曾登门拜谒,渴求一见,万望先生拨冗赐教。”
说着,他侧身从关羽手中接过一沓礼物,双手捧着,郑重递向逄佰:
“礼物且收下,一点薄礼,聊表寸心,还望先生不弃。”
逄佰见状,立刻抬起手,坚决地挡了一下递过来的礼物,微微摇头:
“皇叔厚意,小子代先生心领了。只是先生素来清简自持,外出时也未曾吩咐过收受外礼。这礼物,小子实在不敢擅自代先生收下。”
他语气温和,但拒绝之意明确。
接着,他收回手,郑重地承诺道:
“不过皇叔今日亲临寒舍拜访之事,以及您求见先生的拳拳心意,小子定当一字不落,原原本本地转达给先生知晓。皇叔但请放心。”
刘备见他态度坚决,又说得在理,只得将礼物交还关羽拿着。
脸上虽难掩失落,但逄佰的话多少给了他些许安慰。
“如此……便有劳郎君了。”
刘备再次拱手,语气诚挚。
“不敢当,分内之事。”
逄佰回礼,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言语间带着送客的礼貌,
“山野简陋,不便久留贵客。皇叔,二位将军,请慢行。”
他客客气气地将刘备一行人送出了一小段路,直到他们身影消失在通往山下的林荫小径,这才转身返回院中。
来这么快,吓我一跳。。
逄佰走回小院,顺手带上了柴门。
一抬头,就看见阿竹还站在原处,正用一种好奇和探究的眼神盯着他瞧。
那眼神分明在说:你们认识?
逄佰被看得有点好笑,也没打算瞒着这小家伙,便随口道:
“哦,这位刘皇叔啊,之前我去新野替先生办事时,顺道拜谒过一次。算是见过一面。”
他说得轻描淡写,把细节都模糊掉了。
阿竹“哦”了一声,小脸上的疑惑散了些,但随即又撇撇嘴,带着点孩子气的直率和不以为然:
“我就说嘛!刚才那人,叽里咕噜一大堆名号,听得人头大。还非要送东西……要不是你出来,换做是我自己在这,”
他学着逄佰刚才挡礼物的手势,小大人似的板起脸,故意粗着嗓子模仿,
“‘礼物不能收,话已记下!’,保管说完这句,立马关门!”
他比划了个关门的动作,神情颇为“果断”。
“哈哈,”
逄佰被他这话逗乐了,忍不住笑出声,“你这也……怪干脆利落的。”
那幸好来的是刘皇叔,换成阿瞒过来直接给你刀了。
不过话说回来,感觉阿竹这样直接一句“不收礼、话带到”然后关门谢客,虽然是有点没礼貌,但好像也不是不行,蛮省心省力的……
……
emm我真该死,凑什么热闹……早知道就待在厨房别出来了……
心里这么懊恼着,面上对阿竹露出一个赞许的笑容,拍拍他的小肩膀:
“嗯,还是阿竹会待人接物,直来直去,不费事!”
这话说得半真半假,倒把阿竹弄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行了,玩你的棋去吧,我得去看看菜畦,别真蔫了先生回头念叨。”
逄佰岔开话题,朝屋后走去。
阿竹便也把刚才的疑惑抛到了脑后,蹲回沙地,继续琢磨他的棋谱去了。
发现原来五子棋其实中国超早就有,反倒是井字棋是国外来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 在逗小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